寄天津範自牧觀察 [] 嵇曾筠

悵望津門雁不歸,尺書迢遞雪霏微。 每懷甘旨塵生釜,豈爲行吟帶減圍。 天地有情人落寞,雲霄無路夢依稀。 山公應念遺孤幼,寄與愁心問繡衣。

寄天津範自牧觀察 [] 嵇曾筠

有母常看獨倚閭,顯揚無計愧何如。 南溟鶴唳歸華表,吳地冰霜逼歲除。 儻憶通門重啓事,定教伏闕上遺書。 忠魂已化萇弘碧,雪涕君恩浩蕩初。

鎮海塔 [] 嵇曾筠

海色微茫金碧浮,矻如砥柱鎮洪流。 佛光炳耀馴龍藏,仙觀高寒俯堞樓。 新堰萬尋平野障,遠山一發暮潮秋。 諸天賴倚崇墉久,絕勝東坡玉帶留。

重陽 [] 嵇曾筠

秋老西風滯雨聲,今朝重九報新晴。 曉霞海色明吳甸,飛翠嵐光入越城。 百尺憑樓堪送雁,數竿戛玉勝吹笙。 紫萸黃菊何心覓,香稻連疇足晚成。

五臺山 [] 嵇曾筠

昔人一攪五臺勝,謂可不須五嶽遊。 把詩令我輒神往,春裝欲發仍句留。 那知山靈有深眷,銜命太原償此願。 見山已自開心顏,況復驅車到天半。 摩霄跨漢何嵷巃,呼吸直與精靈通。 疑是媧皇此煉石,化作五朵青芙蓉

題任城太白酒樓 [] 嵇曾筠

子儀起汾陽,先生可以退。季真歸鑑曲,先生可以醉。 只有先生是獨醒,故向長安酒家睡。縱飲斯樓亦偶然,從之好事爭流傳。 我來何處呼謫仙,山空水冷月在天。

昭陽湖 [] 嵇曾筠

夜分摧捩柁,遂達昭陽湖。 如行菱鏡中,澹盪涵菰蒲。 跳波月一丸,散作千明珠。 天水浩相接,湛然纖翳無。 五千五百頃,一色琉璃鋪。 空際下漁舟,點點疑飛鳧。 倚舷獨凝眺,心曠神爲舒。 我嘗考圖志,信美惟

赭山 [] 嵇曾筠

滄江括地維,瀛海包天根。 赭山駕長虹,校與他山尊。 秦王昔驅石,一一皆東奔。 鞭此不爲動,骨立餘殷痕。 祇今數千年,獨喜巋然存。 潮汐靡不由,終古相吐吞。 伊餘董蔬導,出入宜窮源。 拿舟涉洪波,周曆驚

韓蘇祠 [] 嵇曾筠

有唐文章雄,獨推韓退之。 深得六經蘊,能起八代衰。 才名滿天下,宰執猶未知。 乃依徐州牧,幕下常棲遲。 建封雖薦達,參佐何能爲。 奮筆三上書,鳴號固不辭。 於君則敢諫,於友亦善規。 平生凜名義,實爲百

韓蘇祠 [] 嵇曾筠

繼起得髯蘇,早歲亦不偶。 晚乃持一麾,幡然重出守。 是時黃流溢,諸吏鹹掣肘。 公獨能制之,狂瀾障以手。 欲弭鯨鯢災,甘爲牛馬走。 水患乃立平,前此實未有。 天子嘉其功,上表特稱壽。 至今被遺澤,民物慶

龕山 [] 嵇曾筠

龕山亦秀拔,遙與赭山對。 兩山束一水,江海爲之匯。 是曰南大亹,衆流貫乎內。 不知自何年,滄桑迭相代。 莽莽連平沙,揚塵應已再。 陸陵蔽桑麻,水道幾茫昧。 我來一延覽,早已得其概。 山徑雖不深,綿延足

登披云山眺海 [] 嵇曾筠

披云更上一层台,睥睨乾坤独举杯。 海势欲浮台宕去,涛声直撼斗牛回。 三秋笳鼓当风竞,千里艨艟蔽日来。 为诏奸雄齐解甲,圣朝悬爵待招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