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君前自廣州來,瀧水孤雲萬壑哀。
兩路攻䖍皆不下,一軍守嶺竟空囘。
同時金李多驍將,遺事江山只戰臺。
獨有臨風憔悴客,新詩吟罷更徘徊。
鑿木前人制,收泉易卦稱。
天機無害道,人巧合成能。
壤脉涓涓出,川流搰搰升。
入晴常作雨,當暑欲生冰。
菜甲青旉地,花容赤繞塍。
彌令幽興劇,頓使化工增。
坐愛平畦廣,行憐曲水澄。
灌園今莫笑,此地近
父老苦秦法,願見除殘兇。
三章布國門,企踵咸樂從。
雖非三王仁,寛大亦與同。
傳祚歷四百,令名垂無窮。
不成南去又東還,行盡吳山與越山。
萬里一身天地外,五年方寸虎豺間。
厓門浪拍行人舸,桂嶺雲遮驛使關。
我望長安猶不見,愁君何處訪慈顔。
是日驚秋老,相望各一涯。
離懷消濁酒,愁眼見黃花。
天地存肝膽,江山閲鬢華。
多蒙千里訊,逐客已無家。
古殿依邾邑,髙山近孔林。
游從齊魏老,功續禹周深。
孝弟先王業,耕桑海内心。
期應過七百,運豈厄當今。
辯說千秋奉,精靈故國歆。
四基岡上柏,凝望轉蕭森。
老不越疆弔,吾衰况疎慵。
遙憑太行雲,迢遰過夏峰。
泉源日清泚,上有百尺松。
憶叨忘年契,一紀秋徂冬。
常思依蜀莊,有懷追楚龔。
不得拜靈輀,限此關山重。
會葬近千人,來觀馬鬛封。
儻有徐孺子,隻鷄逺
八尺孤帆一葉舟,相將風水到今秋。
曾來白帝尋先主,復走江東問仲謀。
海上魚龍應有恨,山中草木自生愁。
慿君莫話興亾事,舊日長年巳白頭。
道化千年後,明禋一國中。
禮猶先世守,制比百王崇。
配食唯元子,烝嘗徧列公。
祠田還割魯,氏系獨傳東。
舊史書茅闕,新詩采閟宫。
巋然遺殿在,不與漢侯同。
《五代史·馮道傳》論曰: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禮義,治人之大法;廉恥,立人之大節;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爲。人而如此,則禍敗亂亡,亦無所不至;況爲大臣而無
青骹初下赤霄空,千里江山一擊中。
忽見晴臯鋪白草,頓令涼野動秋風。
當時遂得荆文寵,佐運終成尚父功。
試向平蕪看獵火,六雙還在上林東。
文獻巳淪亾,長者復云徂。
一往歸重泉,百年若須臾。
寥寥楊子宅,惻惻黃公壚。
揮涕送故人,執手存遺孤。
末俗雖衰漓,風敎猶未渝。
願與此邦賢,修古敦厥初。
道綂三王大,功超二帝優。
斯文垂彖繫,吾志在春秋。
車服先公制,威儀弟子修。
宅聞絲竹響,壁有簡編畱。
爼豆傳千葉,章逢被九州。
獨全兵火代,不藉廟堂謀。
老檜當庭發,清洙繞墓流。
一來瞻闕里,如得與
東吳北翟戰爭還,天府神州百二關。
末代棄江因靖鹵,當年開土是中山。
雲浮鸛鶴春空遠,水擁蛟龍夜月閒。
相對新亭無限淚,幾時重得破愁顔。
淞江東流水波緩,王莽之際尤枯旱。
平野雲㴱二陸山,荒陂草沒吳王館。
五十年來羮芋魁,頓令澤國生蒿萊。
豈無循吏西門豹,停車下視終徘徊。
少時來往江東岸,人代更移年紀換。
即今海水變桑田,况於爾等皆童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