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京秋色轉霏微,目送毘陵一鴈飛。
笑我畏人能久客,嗟君懷土便思歸。
風髙海氣龍王廟,水落江聲燕子磯。
卉布家鄉多已作,此行須換芰荷衣。
張君二徐流,篆分特精妙。
獨坐淮水濆,臨池伴魚釣。
京口躡寒蕪,彭城搴荒藋。
扁舟浮漢江,一攬關山要。
西上定軍山,咨嗟武侯廟。
旋車下秦棧,絶谷隨奔峭。
昭陵圖駿骨,漢闕悲殘照。
石鼔在燕山,望諸可
故國悲遺老,南邦憶羽儀。
廵方先帝日,射策德陵時。
落照辭烏府,秋風散赤墀。
行年逾八十,當世歷興衰。
廉里居龔勝,緜山隱介推。
清操侔白璧,直道叶朱絲。
圅杖天涯逺,杓衡歲序移。
無繇承問訊,秪益歎
昔年清望動公車,此日耆英有幾家。
古注已聞傳孟喜,遺文仍許授侯芭。
竹牀排硯頻添墨,石屋支鐺旋煑茶。
更說都城防宼事,至今流涕賈長沙。
位宅中央正,髙疑上界鄰。
蓄波含潁汝,吐氣接星辰。
二室雲長擁,三呼響自臻。
淳風傳至德,孤隱祕靈眞。
世敝將還古,人愁願質神。
石開重出啓,嶽降再生申。
老柏搖新翠,幽花茁晚春。
豈知巢許窟,多有濟
峩峩五乳峰,奕奕少林寺。
海内昔橫流,立功自隋季。
宏構類宸居,天衣照金織。
清梵切雲霄,禪燈晃蒼翠。
頗聞經律餘,多亦諳武藝。
疆塲有艱虞,遣之扞王事。
今者何寂寥,?矣成蕪穢。
壞壁出游蜂,空庭雊
徴君舊宅此山中,山館孱顏往蹟空。
藥徑春添千嶂雨,松厓夜起六朝風。
忘情魚鳥天機合,適意川巖物象同。
一入籬門人世别,幾人能不拜蕭公。
澗水成周宅,邙山漢代京。
三川通地絡,鶉火叶星精。
文軌同王朔,蒐畋會卜征。
東門迎九鼎,北闕望璣衡。
象魏雲常紫,龍池水自清。
尊師延國老,聽講集諸生。
金谷荒煙合,銅駞蔓草縈。
曲多羗笛韻,縣有陸
昨接尺素書,言近在呉興。
洗耳苕水濱,叩舷歌採菱。
何圖志不遂,策蹇還就徴。
辛苦路三千,裹糧復贏幐。
夜驅燕市月,曉踏盧溝冰。
京雒多文人,一貫同淄澠。
分題賦淫麗,角句爭飛騰。
關西有二士,立志粗
侍中祠下水雲昏,有客悲歌叩郭門。
古木夜交貞女冢,光風春返大夫魂。
先朝侍從多忠節,當代科名一狀元。
莫道河山今便改,國於天地鎭長存。
益部尋圖像,先襃李巨游。
讀書通大義,立志冠清流。
憶自黃皇臘,經今白帝秋。
井蛙分駭浪,嵎虎拒巖幽。
譬㫖鴻臚切,徴官博士優。
里人榮使節,山鳥避車騶。
篤論尊尼父,清裁企仲由。
當追君子躅,不與室
二紀違脊令,撫心悲如何。
惟爾㓜孤㷀,十畆安江沱。
不幸喪厥明,猶能保天和。
今年已六十,與吾亦肩差。
里人推祭酒,品行無譏訶。
昔年遣兒來,省我桑乾河。
兒言家頗温,歲得數囷禾。
厨中列酒漿,籬下羣
百里相思路阻紆,每承遺札訊何如。
絶交巳廣朱生論,發憤終成太史書。
笠澤水清連底日,虞山葉落到根初。
從今世事無煩問,但掩衡門學種蔬。
瓠實向秋侵,呺然繋夕林。
不材畱苦葉,槁死亦甘心。
偶伴嘉蔬植,還依舊圃尋。
削瓜輸上爼,剥棗遜清斟。
衞女河梁逈,涇師野渡㴱。
未須驚五石,應信直千金。
作器疑無用,隨流諒不沈。
試充君子佩,聊比國
渇日出林表,炎風下髙山。
火旻雲去微,谷井泉來慳。
晨露薄不濡,夕氛橫空殷。
百卉變其姿,蕉萃侔榛菅。
㴱居廢寢興,無計離人寰。
而况蚩蚩氓,謀食良已艱。
眷此負耒勤,羡彼濯流還。
素月方東生,易忍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