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詩詞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詩詞
名句
作者
合集
每日
简体
默认(浅色)
深色
自动(系统)
搜索
合集:
唐詩三百首
宋詞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給孩子的詩
詩經全集
古詩十九首
千家詩
樂府詩集
小學古詩詞
小學文言文
初中古詩詞
初中文言文
高中古詩詞
高中文言文
虞美人
雨霖鈴
長相思
憶江南
臨江仙
漁家傲
作者:
李長庚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辛棄疾
李清照
陶淵明
蘇軾
納蘭性德
李煜
李商隱
王維
李賀
曹操
柳永
王安石
柳宗元
曹植
杜牧
唐寅
孟浩然
陸游
范仲淹
溫庭筠
劉禹錫
歐陽修
朝代:
三皇五帝
商
周
秦
漢
三國
晉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十國
遼
宋
金
元
明
清
当代
體裁:
詩
詞
曲
賦
文
次韻江府判遊陽華江丈□春間携家再來
[
宋
]
李長庚
塵外非無境,壺中自有天。 從來招別駕,於此漱寒泉。 銘已得元結,記須煩子年。 重遊知更好,出谷趁鶯遷。
丁卯清明約鄧致道遊陽華
[
宋
]
李長庚
我來挈挈倦塵沙,下馬無心更憶家。 不怨客中逢熟食,只知醉裏是生涯。 花邊頓覺春光老,柳外還驚日脚斜。 甚欲與君尋勝去,何妨著脚到陽華。
己巳七月遊陽華
[
宋
]
李長庚
遥指斷崖如削瓜,碧雲一朵是陽華。 莫言空洞中無物,須信嶄巉不可家。 已聽泉聲響環珮,更看山色媚煙霞。 一邱一壑平生事,不覺歸鞍带暝鴉。
與致道約遊陽華尋以雨阻追和山谷集中岑公澗二絕句韻 其一
[
宋
]
李長庚
垂垂雨脚幾時晴,便擬扁舟乘興行。 想得斜川今更好,勝遊恨不繼淵明。
與致道約遊陽華尋以雨阻追和山谷集中岑公澗二絕句韻 其二
[
宋
]
李長庚
陽華妙處吾能說,泉響風摇環珮聲。 定是山靈嫌俗駕,電光掣過雨如傾。
陳士淳主簿舉似與嚴慶曾主簿鄧伯允仙尉同到陽華佳句且有巖下弄琴舟中吹笛之樂長庚雖不奉勝遊輒繼高韻 其一
[
宋
]
李長庚
說着幽巖意已清,那堪地近一牛鳴。 塵縈俗累不容到,若見山靈煩寄聲。
陳士淳主簿舉似與嚴慶曾主簿鄧伯允仙尉同到陽華佳句且有巖下弄琴舟中吹笛之樂長庚雖不奉勝遊輒繼高韻 其二
[
宋
]
李長庚
陽華山水自雙清,况弄朱絃金石鳴。 我是行人那敢聽,恐翻別調作離聲。
陳士淳主簿舉似與嚴慶曾主簿鄧伯允仙尉同到陽華佳句且有巖下弄琴舟中吹笛之樂長庚雖不奉勝遊輒繼高韻 其三
[
宋
]
李長庚
雲水光中語更清,從他山寺晚鍾鳴。 滿船載月歸來好,一笛穿雲裂石聲。
紹熙癸丑二月二十六日蔣助教言正招遊陽華婆娑巖下薄暮乃歸得詩五絕以紀其事 其一
[
宋
]
李長庚
春風今日扇微和,觸目江山發興多。 如畫幽巖無十里,輕衫短帽得婆娑。
紹熙癸丑二月二十六日蔣助教言正招遊陽華婆娑巖下薄暮乃歸得詩五絕以紀其事 其二
[
宋
]
李長庚
偶尋三逕到陽華,碧玉珍瓏真可家。 追想舊游如夢寐,摩挲石刻但咨嗟。
紹熙癸丑二月二十六日蔣助教言正招遊陽華婆娑巖下薄暮乃歸得詩五絕以紀其事 其三
[
宋
]
李長庚
巖下留連且盡歡,不知紅日半銜山。 歸時林壑風煙暝,頼有昏鴉相伴還。
紹熙癸丑二月二十六日蔣助教言正招遊陽華婆娑巖下薄暮乃歸得詩五絕以紀其事 其四
[
宋
]
李長庚
我老思爲漫浪翁,暫來却恨去匆匆。 山頭日色赤如血,照映川原草木紅。
紹熙癸丑二月二十六日蔣助教言正招遊陽華婆娑巖下薄暮乃歸得詩五絕以紀其事 其五
[
宋
]
李長庚
我識陽華六十年,當時面目故依然。 清泉白石都無恙,華髮蒼顔只自憐。
紹熙甲寅五月十七日從令尹張濟之早飯獅子巖晚飲陽華巖夜闌乘月泛舟而歸 其一
[
宋
]
李長庚
朝游獅子晚陽華,翫水看山樂可涯。 野鶴沙鷗慣看客,一雙對立渡頭沙。
紹熙甲寅五月十七日從令尹張濟之早飯獅子巖晚飲陽華巖夜闌乘月泛舟而歸 其二
[
宋
]
李長庚
到此令人憶漫郎,筆端妙語發天藏。 泉聲潄玉生秋思,不減湖中五月凉。
« 上一页
下一页 »
熱門作者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辛棄疾
李清照
陶淵明
蘇軾
納蘭性德
李煜
李商隱
王維
李賀
曹操
柳永
王安石
柳宗元
曹植
杜牧
唐寅
孟浩然
陸游
范仲淹
溫庭筠
劉禹錫
歐陽修
熱門合集
唐詩三百首
宋詞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給孩子的詩
詩經全集
古詩十九首
千家詩
樂府詩集
小學古詩詞
小學文言文
初中古詩詞
初中文言文
高中古詩詞
高中文言文
虞美人
雨霖鈴
長相思
憶江南
臨江仙
漁家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