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延陵人。開元間仕歷大理司直。與參軍殷遙、孟浩然交厚。工爲詩。二子何、佶,縱聲雅道,齊名當時,號"三包"。有詩一卷,行世。
夫人之於學,苦心難;既苦心,成業難;成業者獲名不朽,兼父子兄弟間尤難。歷
國輔,山陰人。開元十四年嚴迪榜進士,與儲光羲、綦毋潛同時。舉縣令,累遷集賢直學士、禮部郎中。天寶間,坐是王鉷近親,貶竟陵司馬。有文及詩,婉孌清楚,深宜諷詠。樂府短章,古人有不能過也。
初至竟陵,與處
象,字緯卿,汶水人,鴻之侄也。攜家來居江東最久。仕爲校書郎、左拾遺、膳部員外郎。受安祿山僞官,貶永州司戶參軍。後爲主客員外郎。有詩名,譽充祕閣,雅而不素,有大體,得國士之風。集二十卷,今傳。同仕有韋述
潛,字孝通,荊南人。開元十四年嚴迪榜進士及第。授宜壽尉,遷右拾遺,入集賢院待制,復授校書,終著作郎。與李端同時。詩調屹崒峭蒨足佳句,善寫方外之情,歷代未有。荊南分野,數百年來,獨秀斯人。後見兵亂,官況
昌齡,字少伯,太原人。開元十五年李嶷榜進士,授汜水尉。又中宏辭,遷校書郎。
後以不護細行,貶龍標尉。以刀火之際,歸鄉里,爲刺史閭丘曉所忌而殺。後張鎬按軍河南,曉愆期,將戮之,辭以親老,乞恕,鎬曰:"
建,長安人。開元十五年與王昌齡同榜登科。大曆中,授盱眙尉。仕頗不如意,遂放浪琴酒,往來太白、紫閣諸峯,有肥遯之志。
嘗採藥仙谷中,遇女子,遍體毛綠,自言是秦時宮人,亡入山來食松葉,遂不飢寒,因授建微
進明,開元十六年虞鹹榜進士及第。仕爲御史大夫。肅宗時,出爲河南節度使。時祿山羣黨未平,嘗帥師屯臨淮備賊,竟亦無功。進明好古博雅,經籍滿腹,其所著述一百餘篇,頗究天人之際。又有古詩樂府等數十篇,大體符於
署,宋州人。少孤貧,不應薦闢,志況疏爽,擇交於方外。苦讀書,高棲少室山中。與薛據友善。工詩,言詞款要,情興悲涼,送別、登樓,俱堪淚下。集傳於今也。
翰,潤州人。開元十八年崔明允下進士及第,次年中博學宏辭,與鄭昉同時,官至禮部員外郎。爲詩詞筆雙美,既多興象,復備風骨。三百年以前,方可論其裁製。大爲當時所稱。今有集相傳。
據,荊南人。開元十九年王維榜進士。天寶六年,又中風雅古調科第一人。於吏部參選,據自恃才名,請受萬年錄事。流外官訴宰執,以爲赤縣是某等清要,據無媒,改涉縣令。後仕歷司議郎,終水部郎中。據爲人骨鯁,有氣魄
長卿,字文房,河間人。少居嵩山讀書,後移家來鄱陽最久。開元二十一年徐徵榜及第。至德中,歷監察御史,以檢校祠部員外郎出爲轉運使判官,知淮西嶽鄂轉運留後。觀察使吳仲孺誣奏,非罪系姑蘇獄,久之,貶潘州南巴尉
季蘭,名冶,以字行,峽中人,女道士也。美姿容,神情蕭散。專心翰墨,善彈琴,尤工格律。當時才子頗誇纖麗,殊少荒豔之態。
始年六歲時,作《薔薇詩》雲:"經時不架卻,心緒亂縱橫。"其父見曰:"此女聰黠非常
防,河中人。開元二十二年李琚榜及第。顏真卿甚敬愛之,欲薦於朝,不屈。爲人好古博雅,詩語真素,魂清魄爽,放曠山水,高情獨詣。於終南山豐德寺結茅茨讀書,百丈溪是其隱處,題詩云:"浪跡棄人世,還山自幽獨。始
頎,東川人。開元二十三年賈季鄰榜進士及第。調新鄉縣尉。性疏簡,厭薄世務。慕神仙,服餌丹砂,明輕舉之道,結好塵喧之外。一時名輩,莫不重之。工詩,發調既清,修詞亦秀,雜歌鹹善,玄理最長,多爲放浪之語,足可
居易,字樂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觀光上國,謁顧況。況,吳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謔之曰:"長安百物皆貴,居大不易!"及覽詩卷,至"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乃嘆曰:"有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