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才子傳 · 皎然上人 [] 辛文房

皎然,字清晝,吳興人。俗姓謝,宋靈運之十世孫也。初入道,肄業杼山,與靈徹、陸羽同居妙喜寺。 羽於寺旁創亭,以癸丑歲癸卯朔癸亥日落成,湖州刺史顏真卿名以"三癸",皎然賦詩,時稱"三絕"。真卿嘗於郡齋集

唐才子傳 · 李賀 [] 辛文房

賀,字長吉,鄭王之孫也。七歲能辭章,名動京邑。韓愈、皇甫湜覽其作,奇之而未信,曰:"若是古人,吾曹或不知,是今人,豈有不識之理。"遂相過其家,使賦詩。賀總角荷衣而出,欣然承命,旁若無人,援筆題曰《高軒

唐才子傳 · 武元衡 [] 辛文房

元衡,字伯蒼,河南人。建中四年薛展榜進士。元和三年,以門下侍郎平章事,出爲劍南節度使。後秉政,明年早朝,遇盜從暗中射殺之。 元衡工詩,雖時見雕鐫,不動機構,要非高斫之所深忌。每好事者傳之,被於絲竹。

唐才子傳 · 李涉 [] 辛文房

涉,洛陽人,渤之仲兄也。自號清溪子。早歲客梁園,數逢亂兵,避地南來,樂佳山水,卜隱匡廬香爐峯下石洞間。嘗養一白鹿,甚馴狎,因名所居曰白鹿洞。與弟渤、崔膺昆季茅舍相接。後徙居終南,偶從陳許辟命,從事行軍

唐才子傳 · 竇常 [] 辛文房

常,字中行,叔向之子也。京兆人。大曆十四年王儲榜及第。初歷從事,累官水部員外郎,連除閬、夔、江、撫四州刺史。後人爲國子祭酒而終。 常兄弟五人,聯芳比藻,詞價靄然,法度風流,相距不遠。且俱陳力王事,膺

唐才子傳 · 朱晝 [] 辛文房

晝,廣陵人。貞元間,慕孟郊之名,爲詩格範相似,曾不遠千里而訪之,不厭勤苦,體尚奇澀。與李涉友善,相酬唱。晝《古鏡》詩云:"我有古時鏡,初自壞陵得。蛟龍猶泥蟠,魑魅幸月蝕。磨久見菱蕊,青於藍水色。贈君將

唐才子傳 · 賈島 [] 辛文房

島,字閬仙,范陽人也。初,連敗文場,囊篋空甚,遂爲浮屠,名無本。來東都,旋往京,居青龍寺。時禁僧午後不得出,爲詩自傷。 元和中,元、白變尚輕淺,島獨按格入僻,以矯浮豔。當冥搜之際,前有王公貴人皆不覺

唐才子傳 · 莊南傑 [] 辛文房

南傑,與賈島同時,曾從受學。工樂府雜歌,詩體似長吉,氣雖遒壯,語過鐫鑿,蓋其天資本劣,未免按抑,不出自然,亦一好奇尚僻之士耳。集二卷,今行。

唐才子傳 · 張碧 [] 辛文房

碧,字太碧。貞元間舉進士,累不第,便覺三山跬步,雲漢咫尺。初慕李翰林之高躅,一杯一詠,必見清風,故其名字皆亦逼似,如司馬長卿希藺相如爲人也。天才卓絕,氣韻不凡,委興山水,投閒吟酌,言多野意,俱狀難摹之

唐才子傳 · 朱放 [] 辛文房

放,字長通,南陽人也。初,居臨漢水,遭歲歉,南來卜隱剡溪、鏡湖間。排青紫之念,結廬雲臥,釣水樵山。嘗著白接,鹿裘筍屨,盤桓酒家。時江浙名士如林,風流儒雅,俱從高義。如皇甫兄弟,皎、徹上人,皆山人良友也

唐才子傳 · 羊士諤 [] 辛文房

士諤,貞元元年禮部侍郎鮑防下進士。順宗時,累至宣歙巡官,爲王叔文所惡,貶汀州寧化尉。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獎,擢爲監察御史,掌制誥。後以與竇羣、呂溫等誣論宰執,出爲資州刺史。士諤工詩,妙造樑《選》,作皆

唐才子傳 · 姚系 [] 辛文房

系,河中人。貞元元年進士,與韋應物同時。有詩名,工古調,善彈琴,好遊名山,希蹤謝、郭,終身不言祿,祿亦不及之也。與林棲谷隱之士往還酬酢,興趣超然。弟倫,詩亦清麗,有集,並傳。

唐才子傳 · 張登 [] 辛文房

登,初隱居。性剛潔,幅巾短褐,交友名公。後就闢,歷衛府參謀,遷廷尉平。久之,拜監察御史。貞元中,改河南士曹掾,遷殿中侍御史、漳州刺史,退居告老。嘗晚春乘輕車出南薰門,抵暮詣宜春門入,關吏捧牌請書官位,

唐才子傳 · 令狐楚 [] 辛文房

楚,字殼士,敦煌人也。五歲能文章。貞元七年尹樞榜進士及第。時李說、嚴綬、鄭儋繼領太原,高其才行,引在幕府,由掌書記至判官。德宗喜文,每省太原奏疏,必能辨楚所爲,數稱美之。憲宗時,累擢知制誥。皇甫鎛薦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