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冬十月,漢王追項羽至陽夏南,止軍,與齊王信、魏相國越期會擊楚。至固陵,不會。楚擊漢軍,大破之,漢王復入壁,深塹而守。謂張良曰:“諸侯不從,奈何?”良對曰:“楚兵且破,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與
孝惠皇帝,高祖太子也,母曰呂皇后。帝年五歲,高祖初爲漢王。二年,立爲太子。十二年四月,高祖崩。五月丙寅,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曰皇太后。賜民爵一級。中郎、郎中滿六歲爵三級,四歲二級。外郎滿六歲二級。中郎
高皇后呂氏,生惠帝。佐高祖定天下,父兄及高祖而侯者三人。惠帝即位,尊呂后爲太后。太后立帝姊魯元公主女爲皇后,無子,取後宮美人子名之以爲太子。惠帝崩,太子立爲皇帝,年幼,太后臨朝稱制,大赦天下。乃立兄子
孝文皇帝,高祖中子也,母曰薄姬。高祖十一年,誅陳豨,定代地,立爲代王,都中都。十七年秋,高後崩,諸呂謀爲亂,欲危劉氏。丞相陳平、太尉周勃、朱虛侯劉章等共誅之,謀立代王。語在《高後紀》、《高五王傳》。
孝景皇帝,文帝太子也。母曰竇皇后。後七年六月,文帝崩。丁未,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太后薄氏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
九月,有星孛於西方。
元年冬十月,詔曰:“蓋聞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制禮樂各有由。歌
孝昭皇帝,武帝少子也。母曰趙婕妤,本以有奇異得幸,及生帝,亦奇異。語在《外戚傳》。
武帝末,戾太子敗,燕王旦、廣陵王胥行驕嫚,後元二年二月上疾病,遂立昭帝爲太子,年八歲。以侍中奉車都尉霍光爲大司馬大
孝元皇帝,宣帝太子也。母曰共哀許皇后,宣帝微時生民間。年二歲,宣帝即位。八歲,立爲太子。壯大,柔仁好儒。見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繩下,大臣楊惲、蓋寬饒等坐刺譏辭語爲罪而誅,嘗侍燕從容言:“陛下持刑太
孝成皇帝,元帝太子也。母曰王皇后,元帝在太子宮生甲觀畫堂,爲世嫡皇孫。宣帝愛之,字曰太孫,常置左右。年三歳而宣帝崩,元帝即位,帝爲太子。壯好經書,寬博謹慎。初居桂宮,上嘗急召,太子出龍樓門,不敢絕馳道
供時有度量,異好有團方。
來風堪避暑,靜夜致清凉。
孝哀皇帝,元帝庶孫,定陶恭王子也。母曰丁姬。年三歲嗣立爲王,長好文辭法律。元延四年入朝,盡從傅、相、中尉。時成帝少弟中山孝王亦來朝,獨從傅。上怪之,以問定陶王,對曰:“令,諸侯王朝,得從其國二千石。傅
孝平皇帝,元帝庶孫,中山孝王子也。母曰衛姬。年三歲嗣立爲王。元壽二年六月,哀帝崩,太皇太后詔曰:“大司馬賢年少,不合衆心。其上印、綬,罷。”賢即日自殺。新都侯王葬爲大司馬,領尚書事。秋七月,遣車騎將軍
昔《詩》、《書》述虞、夏之際,舜、禹受禪,積德累功,治於百姓,攝位行政,孝之於天,經數十年,然後在位。殷、周之王,乃繇卨、稷,修仁行義,歷十餘世,至於湯、武,然後放殺。秦起襄公,章文、繆、獻、孝、昭、
昔周監於二代,三聖製法,立爵五等,封國八百,同姓五十有餘。周公、康叔建於魯、衛,各數百里;太公於齊,亦五侯九伯之地。《詩》載其制曰:“介入惟籓,大師惟垣。大邦惟屏,大宗惟翰。懷德惟寧,宗子惟城。毋俾城
大哉,聖祖之建業也!後嗣承序,以廣親親。至於孝武,以諸侯王B059土過制,或替差失軌,而子弟爲匹夫,輕重不相準,於是制詔御史:“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條上,朕且臨定其號名。”自是支庶畢侯矣。
孝元之世,亡王子侯者,盛衰終始,豈非命哉!元始之際,王莽擅朝,僞褒宗室,侯及王之孫焉;居攝而愈多,非其正,故弗錄。旋踵亦絕,悲夫!表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