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秀鍾鼎慶源長,屬近親依日月光。
弧矢影侵槐隂緑,熊羆夢入藕花香。
詩書博雅今平獻,政事精明古趙張。
九府本根關大體,故分華節到鄱陽。
去臘陳三劄,茲秋奉九筵。
羣英俱有賦,孤跡敢無篇。
宗祀新隆禮,宸衷上格天。
虛明融寂寞,大化合敷宣。
近駭邊烽急,前驚內寇連。
鬼神雖默佑,刑政謹將然。
鹹謂公私雜,希聆宰輔賢。
積深千萬弊,任止二
南風薰兮,於誕之辰兮。何以壽之,有南山之椿兮。
来迎父老喜相扶,才大能令恵愛孚。
十道山川新約束,三樓風月舊規模。
巖巖氣貌踰嵩華,坦坦胸襟有典謨。
仰止光華申善頌,何當斂版向庭趨。
我有一輪月,不圓又不缺。
更無晝與夜,光耀常洞徹。
縱有蔀屋遮,亦莫之閒絕。
將此以爲燭,難作進退說。
某聞內丹不可見,不待施工自成煉。羲皇以上幾春秋,何啻千千萬萬轉。
到今晝夜流光涌,金烏夜照廣寒殿。餘輝散發綴碧落,稀稠紛糾珠玉濺。
衝氣祥精騰太虛,舒捲飛浮態累變。映空曉景綠拖藍,錯綺晚凝紅染茜。
有
山野書生百不知,同官元有誕辰詩。
怪他衙報来何晚,笑我詞源發處遲。
坐想鼎来門下士,争雄盡吐腹中竒。
如何獨有關西後,只解揄揚撫恤辭。
樓欄倚碧空,綠樹正搖風。
我獨來從容,笑歌於其中。
微涼吹我衣,碧袂紗玲瓏。
詩成自長吟,宛轉音和融。
此意無人會,祇許清風同。
亦許空間雲,悠然西又東。
亦許林間禽,幽囀聲無蹤。
亦許山間翁,笑語天
某信人心即大道,先聖遺言茲可考。心之精神是謂聖,詔告昭昭復皓皓。
如何後學尚滋疑,職由起意而支離。自此濫觴至滔襄,毋惑懷玉不自知。
何思何慮心思靈,不識不知洞光明。意萌微動雪沾水,泯然無際澄且清。
侍
為恐他人未必知,故推善意入歌詩。
非誇輦轂先彈壓,肯把寛仁作鈍遲。
不但輿情都喜惬,亦聞天語有褒竒。
鋪張才美終難了,只此今朝祝頌辭。
行年七十有六,隨世名言則然。應酬袞袞萬狀,變化離坎坤乾。
人情曲折參錯,動靜多寡後先。孰有孰虛孰實,無高無下無邊。
清明靡所不照,一語不可措焉。先聖爲是發憤忘食,某也何敢空度歲年。
有心切勿去鉤玄,鉤得玄來在外邊。
何似罷休依本分,孝慈忠信乃天然。
此天然處不亦妙,費盡思量卻不到。
有時父召急趨前,不覺不知造淵奧。
此時合勒承認狀,從古癡頑何不曉。
風雲雨雪自何来,我有乾元大矣哉。
萬景出竒供杖履,羣峯環翠拱樓臺。
興来吟詠誰裁剪,飯罷逰行豈去迴。
信口道来俱妙妙,教人尋訪几枝梅。
道心非動靜,學者何難易。
癡雲欲掃除,迅霆無異擬。
無妄而微疾,勿藥斯有喜。
一輪秋月明,云爲豈思慮。
太極奚可圖,可圖非太極。
矧復贅無極,哀哉可太息。
何不觀古聖,一一已默識。
胡爲復作圖,交擾而曲屈。
是孰知五行,五行皆妙質。
不可離合論,渾渾體自一。
安得孔子生,邪說俱盪滌。
哀哉復哀哉,太息復太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