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呂東萊 [宋] 鞏豐 嗚呼呂夫子,天姿素顒昂。 文獻紹家學,刻意稽虞唐。 看書眼如月,洞照所未詳。 雲霧養豹質,彝尊瑑龍章。 椎鋒裹頭歲,躡足遊四方。 取友半楚越,篤志日自強。 著眼囂塵上,口不掛否臧。 堅車遵大路,驂轡多
芋洋嶺背聞雨聲滿山細聽林上槁葉風過之相戛擊而成音後先疏數中節清絕難狀篷籠夜雨未足爲奇 [宋] 鞏豐 日未出扶桑,雲猶屯海嶽。 宛是欲雨時,朝陰凜巖壑。 霜林亂葉多,荏苒乾未落。 颯颯滿空山,細聽微雨作。 一葉初自吟,萬葉競相謔。 就彼最高枝,相摩應宮角。 燥響欲相憑,風來能領略。 須臾不聞風,但聽雨
送湯麟之秀才往漢東從徐省元教授學詩 [宋] 鞏豐 士遊鄉校間,如舟試津浦。所見小溪山,未見大島嶼。 一旦遠遊學,如舟涉江湖。所見寖以廣,變怪驚龍魚。 人生本自有丘壑,陋巷棲遲窮亦樂。何必三江暨五湖,始助胸中疆界拓。 我言隨寓耳目移,馬遷所以遊會稽。向
大孤 [宋] 鞏豐 大孤小孤在何許,大磯小磯忽當浦。 顛風吹浪未肯停,厭聽蕭蕭打篷雨。 今春積雪深復深,爛銀猶照廬山陰。 狐裘欲脫未可脫,蟻醁當斟誰與斟。 晚來潮面烏如石,遙看知是長魚脊。 篙人且下鐵狸奴,更與風波鬥今夕
二蟲吟 [宋] 鞏豐 鯤鵬至大兮,形載於莊周逍遙之篇。 蟋蟀至小兮,名託於周公七月之雅。 一則變化徙天池,一則悲鳴入牀下。 周公作詩陳艱難,瑣屑如與婦子言。 天經地緯發真藻,特驅小物歸毫端。 鵬大無倫世無有,揮斥八極隘宇宙
爲舉子時所用方硯小童滌之誤傷其左角 [宋] 鞏豐 巾箱硯子何處得,溪翁用作待魚石。 博時不費杖頭錢,遂入餘家掌文墨。 父祖相傳晚畀予,自幼相隨真莫逆。 七星象鬥隱約明,一口如池方寸窄。 憶曾攜入對集英,僅畢春秋二三策。 後來隨宦落江湖,同上武昌題赤壁
翠蛟亭泉出天柱之趾將至洞霄門數折下墜方春盛時如蛟飲澗亭當木石最奇處舊取東坡詩語名以舞翠客謂不若直名翠 [宋] 鞏豐 木石相因依,妙處在得水。 遇其相合時,澗蹙水多止。 巍巍天柱峯,雙洞空無底。 怪石抱川回,灌木參天起。 青蛟走玉骨,玄脈貫石髓。 屈折暫得伸,掀舞如掉尾。 亭成自何年,不陋亦不侈。 秋深泉少縮,亭影照
迎暉亭 [宋] 鞏豐 我來將值日午時,千峯照耀碧玻璃。集賢村前俯列屋,寶林木石呈幽姿。 人言可比雙徑雄,勝處乃在阿堵中。崇崗層嶂屹亭在,似約老眼來窺東。 日出烏鳥飛,日入牛羊下。再遊當與夸父期,不用山僧遠迎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