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蘭津 [清] 吳銘道 博南開道行人悲,怒流崩激驕馮夷。 兩崖萬仞掩天扇,中流一線穿坤維。 鐵螂天浮作飛渡,飄飄懸檻搖風威。 青猿接臂擲岩石,孔雀將雛飲江湄。 黃茅瘴壓纖霧冷,玉條煙合蒼林迷。 丞相祠堂峙絕壁,風濤磨蕩相蔽虧
點蒼山 [清] 吳銘道 點蒼蒼峯十九點,截破青天透天表。 雄踞稱尊九州外,眼底猶窺西海小。 空中仙人作玉戲,水官騎龍銀色皎。 豈無雲篆守蛟螭,望絕瓊樓架縹緲。 意態譎詭無一同,萬幅丹青寫奇巧。 上有天河向下垂,常見雲中騰怒爪
洱海 [清] 吳銘道 罷父之山洱水源,首尾峽束中淵渾。 剗地橫開大理國,挾風釀雪天陰昏。 波光渺渺破古鏡,寒濤日齧蒼山根。 特留隙地闢城郭,一覽已盡百里寬。 四洲三島在何所,稍見數點青鴉翻。 長路漫漫繞海角,孤煙一抹銷人魂
四月十五夜見點蒼山雲綿互如練與月色相麗數十里不斷光景奇絕 [清] 吳銘道 好山既殊絕,復此山月升。 月高已到地,舉頭見崚嶒。 白雲展素練,如雪還如繒。 其氣欲礙月,究竟力不勝。 謂山得靜體,清竫無摧崩。 謂雲了無物,生滅時相仍。 可滅自不滅,靜者動所憑。 相忘更相待,璧月懸
淨慈寺 [清] 吳銘道 寺門見南山,入寺復了了。 愛此塵外棲,可息塵中擾。 煙雲護鐘磬,何以答窈窕。 幽谷泉味殊,接筒香積繞。 落葉不到地,風吹過林杪。 前峯臥夕陽,西望若初曉。 茲境故清絕,人猶存見少。 蒼巖竦高處,倚檻放
遊峴山 [清] 吳銘道 前年渡漢水,已墮峴山淚。 今年登峿臺,獨倚窪樽醉。 復此吳興遊,忽動楚澤思。 自從有此山,遊飲誰不至。 遐哉賢達流,望古僅一二。 抱此山水衷,慷慨髮長喟。 嗜好既殊俗,悲傷匪無意。 遙遙千載人,唾地到
太湖舟中望洞庭諸山 [清] 吳銘道 今朝震澤行,動盪玻璃色。 四萬八千頃,浮天杳無極。 東西洞庭山,縹窈如潑墨。 與我相周旋,招之不可即。 冉裏那復返,毛公久滅跡。 可憐水犀甲,石蕝化深碧。 更聞此山中,幽人無歲歷。 老死不出山,何由識
登北固山 [清] 吳銘道 北固江山圍鐵甕,波濤浩浩兼天送。 金焦門戶兩浮杯,閱世如流真一夢。 很石之名亦已矣,紫髯桑蓋談微中。 北人乘馬南人舟,祇說風帆絕飛鞚。 一朝鼓角地底鳴,舟似老牛鞭不動。 岸上奔呼殺聲惡,棄仗連營嗔腿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