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篷日對水潺潺,沙鳥風帆自往還。
東望數峯青撲面,不殊江上六朝山。
西去麻鞋謁至尊,烽煙何日靖中原。
故人盡節難回首,怕過萇弘化碧村。
嗚乎信國公,從容殉大節。於今五百八十年,遺澤猶留一鉤鐵。
鐵背銘詞鐫六字,曰聖瑞文天祥制。詩僧拓墨共流傳,我觀公物見公志。
公昔生也兆紫雲,公及冠也擢狀元。公既相也宋已去,公之死也未五旬。
烏金一握思
千鬆萬鬆何離奇,千石萬石何累垂。
鬆尋石罅逞夭矯,石凌鬆上爭厜㕒。
主峯一石最奇崛,俯首乃受鬆之欺。
直據其巔盬其腦,蒼髯恣肆鱗之而。
左軒一石勢崱峛,蛟背如立湘妃危。
右伏一石於菟臥,不甘帖耳形耏耏
天風海水聲刁騷,忽聞細籟吟笙匏。
路轉山腰入山腹,萬竿鳳尾縈翛翛。
鑿幽縋險拓此徑,幽庵乃結峯巔茅。
寺門那許世人識,籜龍鞭起圍周遭。
青霞斜截斷厓腳,綠雲密補虛巖坳。
槐龍對盤勢拿攫,級盡乃叩禪關遙
大石逆波波驟驚,驚波撲石石能鳴。
銳石劍鋒平石砥,矗石壁立圓石罌。
陂陀石作斜下阪,脊露石如高建瓴。
波來那論容與否,一氣激宕無休停。
前波方逆後波退,後波又擁前波行。
高波直越矮波過,立波乃壓橫波生
長定宮中黃葉秋,大司馬用新都侯。
淳于賂敗曲陽去,咸陽王業彫潛謀。
是年孝成祚欲盡,建元七改儀容修。
君王心不化明燭,但照宮館羅紈愁。
鴻嘉以來隆內寵,陽阿禍水傾炎劉。
是鐙綏和改元鑄,相掾丞令名雕鎪
國僑昔使晉,賜莒二方鼎。重器古所貴,況兼駢以整。
我觀傳紀間,所載亦井井。紀甗齊賄珍,襄鍾鄭賂詗。
壽夢與甲父,郜舒文互省。寶鼎雖不一,奇偶勢殊等。
偉哉莒國器,至今餘炯炯。二鼎雖已淪,雙即乃猶並。
古今以來推畫手,椎輪如自東西京。自從齊魯逮巴蜀,前人箸錄垂典型。
元嘉元年武氏石,天水以後蒿萊平。歷金元明乃復出,百六二象猶發鉶。
此圖僅存十四幅,唐時舊拓傳溪藤。憶十一齡戊申歲,大梁隨宦曾眼經。
越
始讀書不間昕宵,對青燈午夜頻燒。
始學文全忘昏曉,望青雲九天路渺。
偶夢前遊,滿座上、悽悽切切。才幾日、釵光釧影,鬟雲肌雪。淺碧窗兒梧葉雨,深紅簾子梨花月。憑誰將、舊境剪分開,幷州鐵。
蠶已死,絲難絕。麝已盡,香難滅。嘆憨生兒女,癡心空熱。南國年華桃葉妹,西風捐棄蘼蕪
霜葉辭柯,愁人羈旅,同是一般飄蕩。槐疏夢斷,柳減眉凋,偏入客窗虛幌。莫是醒了,西風有意,覺人故來悽響。算幾番憑弔,榔慄一條,芒鞋五緉。
還憶我十載燕齊,高下隨風,畫出浮沈形像。馬蹄踏碎,鹿砦堆殘,雞肋
秋光如許,更先知、秋冷瘦人應是。清減沈郎腰一搦,可與黃花相似。枕上家山,燈前鄉樹,夢阻盈盈水。歸期莫卜,蓴鱸興隔千里。
從此滾滾塵紅,茫茫路黑,歧徑迷楊子。愛賦劉安招隱句,只恐壯心難已。一夜西風,滿湖
知音難覓,嘆茫茫、人海我聞如是。擊築悲歌燕市酒,道是漸離不似。方幸春明,常聯舊雨,又逐東流水。風帆瞬息閒,愁滿載歸裏。
幾日僧舍聯吟,江亭買醉,邂逅吾同子。莫謂當時梅尉賤,仕隱塵寰而已。吳市吹簫,齊門
淚濺離筵酒。正西風蕭蕭易水,量愁計鬥。敢向身軀悲骯髒,甘作風塵下走。不如意事多八九。世態煙雪多變幻,看白衣轉眼成蒼狗。休眷戀,莫回首。
燕臺幾輩同心友。問當年歸吳張翰,會心遠否。惟有蓴羹鱸膾美,對著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