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棲霞山 [] 洪繻

金陵三十里,山色從此分。 松根蟠古石,石骨仍嶙峋。 雲霞出空際,半壁餘龍紋。 離宮連梵宇,自昔何繽紛。 一旦馳道荒,落紅送斜曛。 山靈閱興廢,人世嘆塵氛。 捨宅明僧紹,傳作陶隱君。 虛聲齊梁代,豈誠麋

雜感五首 [] 洪繻

我有成連琴,泠然出古音。 天風吹海浪,雲外水沈沈。 一彈再三嘆,感人意良深。 既有千古調,豈無萬里心! 求之形象間,渺渺不可尋。 誰爲相和答,滄海老龍吟。

到北投寄兄 [] 洪繻

健足佩書囊,奚童負行李。攀躋數仞峯,褰涉半溪水。 隨雲入遠村,望樹問墟市。回首辨家鄉,不見鹿溪涘。 雖隔一重山,已過五十里。息駕竹林中,迎接主人喜。 遙拜先生塵,來脫先生履。款客山人風,餚佳酒亦旨。

龍潭路望隔江桃葉山 [] 洪繻

隔江有名山,佛狸曾駐馬。 飲馬可渡江,天塹阻山下。 湯湯限南北,長江終古瀉。 一朝王氣終,隋師盈陳野。 美人傳豔聲,至竟亡陳社。 江上晉王岡,曾此受降者。 異代送青山,一井貽黃瓦。 抱膝張麗華,細腰同

雜詩二首 [] 洪繻

我有一卷文,奇氣吐氛氳。清涌滄江水,高凌華頂雲。 追古或不及,矯時已不羣。談笑無千載,詑叱無三軍。 風流可自足,不數公侯勳。他日傳名山,或亦俎豆尊。 韋、杜富貴兒,揮霍日酣醺。樓臺環紫帳,聲色酗紅裙。

雜詩二首 [] 洪繻

我有四壁書,宛委神仙居。 俯仰千古事,至樂不我如! 翱翔振金玉,罄咳鳴瓊琚。 時或求古義,滄海釣鰲魚。 時或列陳編,廟堂布璠璵。 咀嚼有餘味,吐納凌清虛。 堪嘆阿堵物,塵濁累累儲! 王戎身自鄣,守之輒

下蜀港書所見 [] 洪繻

洪流一帶浸長空,車路西行水向東。 落葉滿江紅日下,白帆如雪颿江風。 千片雲帆港面開,隔江山望晉王臺。 滁河渡口舟如水,應有人歌桃葉來。

遊俠篇,贈林君拱西 [] 洪繻

我有不平事,君有遊俠風。 相逢易水上,與君道隱衷。 憶昔負意氣,結交杯酒中。 君既遭家變,我正哭途窮。 銷磨名場裏,音問屢不通。 去年君來訪,喜君氣如虹。 今年君復過,勸君理舊功! 誰知別君後,遇暴折

客處見月有懷 [] 洪繻

一片青天月,暉暉五十里。 東出玉山峯,西到鹿溪水。 鹿溪東南樓,烏啼人夜起。 借問月來時,可照高樓裏? 經秋露泠泠,曾否怨遊子? 漢迥長空白,雲飛夜色紫。 山斷地相連,雲頭與雲委。 況復月有情,照此復

勾容道中望茅山(發表於1924年) [] 洪繻

雲中三茅君,向我若招手。 凌虛接太清,下作神仙藪。 勞山雖云高,不如茅峰陡。 峰峰滋白雲,勾曲比岣嶁。 至今華陽洞,洞天極深黝。 山中陶隱居,長是煙霞叟。 惜哉符頌書,致諸蕭公右。 靈山生藥材,時為上

秋詠十二首 [] 洪繻

我心憂如何,西風起庭柯!朝下洞庭葉,夕吹洞庭波。 洞庭在何處?滄海接黃河。愁思從中至,日月速羲娥。 事業不一成,春秋空經過。幽懷何所適?散發晞陽阿。

秋詠十二首 [] 洪繻

獨自出門去,忽忽不知處。 恍若得所思,旋覺無所與。 魚鳥起寸心,天淵入吾慮。 舉頭得所愛,青山露林櫖。 斜照含西峯,夕色誤朝曙。 胸次忽澹然,斯意誰與語!

出入鎮江城 [] 洪繻

華街秋色滿,不見滿州營。 出入西南郭,迴環鐵甕城。 晚來遊夾山,朝來遊北固。 今節值雙十,提燈滿街路。

書堂聽讀 [] 洪繻

我無車馬客,亦乏絲竹情。虛堂聽讀書,四壁金石聲。 秋風九霄外,常有黃鶴鳴。噌吰互相答,露下天地清。 人間塵俗耳,一洗笛笆箏。時聞吟李、杜,滄海吼長鯨。 時聞哦韋、柳,雪竹引銀笙。琅琅誦墳典,天風吹瓊英

向林十郎峻堂乞酒 [] 洪繻

天上有酒星,地下有酒泉。 清價同風月,欲買不用錢。 天梯與石層,往酤苦遙懸。 君有步兵廚,近在水雲邊。 鰲呿百斛浪,螺擎十丈船。 我亦非醉漢,思之偶流涎。 敢作陶潛乞,呼童擘錦箋。 乞食不乞酒,我爲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