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同人過壺山看桃花即逾七星山背出補陀巖至棲霞寺小集 [清] 李宗瀚 年年踏遍壺山路,遠近桃花幾萬重。 花好不知人面改,山青長似佛頭濃。 草痕匝野鋪芳薦,鶯語多情引瘦筇。 地下酒人吾所與,祇須爛醉付千鍾。
江夜懷陶丈季壽 [清] 李宗瀚 滄洲歲將盡,久與親愛別。 晚霞帆際沈,晨鷗棹邊發。 勞人耽曠放,物外意多說。 返景明寒漪,塵容寫清絕。 掩篷悄獨吟,窗影動江月。 冷氣逼襟袖,耿耿抱冰雪。 因念庵中人,端居警徂節。
酬翁覃溪先生見贈會稽內史銀印歌 [清] 李宗瀚 永興書傳右軍法,碑楷無過孔廟堂。 西安城武重勒石,善本舊推榮蔡張。 吾齋墨緣幸萃合,敢例三篋收遺亡。 先生長歌昔題記,爲我載賡銀印章。 謝表兼摹羣玉刻,篆書八字銜具詳。 黃銀印出晉內史,三百年後傳有唐
雨後壺山看桃花已過半矣 [清] 李宗瀚 塵中那有插腳處,閉門聽雨春將暮。 今朝好鳥喚新晴,攜酒尋花過江去。 人爲花忙花待人,咫尺不隔仙壺路。 繁英縱減饒嫵媚,灼灼餘霞紛綺布。 蝶闌鶯咽客始來,風軟雲輕天若護。 我今閒放無町畦,萬事拋除付芒屨
重陽前一日朱楚亭龍山書屋看桂同鄧湘皋孝廉作 [清] 李宗瀚 數椽僻近棲霞寺,繞屋長鬆間叢佳。 舊家喬木存百年,儒素清芬傳累世。 居貧芋慄尚能辦,每爲看花供客醉。 過橋數武香已聞,入門但見翻青翠。 含丹吐白殊蘊藉,不比春嬌爭獻媚。 幽貞合伴月娥獨,仙隱如偕商皓四
庚辰秋杪同鄧湘皋孫冶山家弟小松步出城北至虞山小憩南薰亭 [清] 李宗瀚 驚飆不暫息,慘澹昏復晝。 默坐兀若癡,出門逐朋舊。 循城繞而北,迤邐穿巖竇。 洲渚遠蒼蒼,煙樹疏帆逗。 黃葉蔽村塢,境轉愈深秀。 靈宮閉寂寥,皇潭咽寒溜。 披榛往跡湮,登眺倚層構。 沈抱鬱未舒,遠愁動
屏風山尋範石湖所題空明洞壺天觀慨然有作 [清] 李宗瀚 隔江敞雲屏,近有滄灣繞。 壺中別天地,日月自昏曉。 邃宇謝棼楣,喬基擁城堡。 我從七星外,笑指天囷小。 深入三昧門,闖出大羅表。 下界煙濛濛,始學鸞驂矯。 蠻荒囿耳目,誰復恣幽討。 坐令糖霜戶,據此冰
與諸子游隱山六洞 [清] 李宗瀚 瑤篸攢列外,一丘如敦覆。外貌不炫奇,百怪在其腹。 佳遊挈幾輩,微雨滌時燠。閒隨西郊雲,併入丹霞谷。 陰森日色斂,古像{糹元}肅。先生矯猶龍,厥德貴潛伏。 豈愛此山名,遂駐東來躅。石琴閟餘響,玉子冷殘局
漢淳于長夏承碑 [清] 李宗瀚 華中甫齋真賞著,夏承婁壽道生賦。 婁碑不見夏碑存,謹庭祕笈來吳門。 東京隸法評奇古,咄咄殊難一二數。 數行論贊豐與楊,闕三十字翁書補。 堂堂筆陣推中郎,此語傳之秋澗王。 建寧刻先石經石,體沿篆籀垂楷則
隋丁道護書啓法寺碑 [清] 李宗瀚 隋書罕署名,道護碑傳二。 開皇仁壽年,興國啓法寺。 後來信居上,書老筆亦恣。 六一得其精,胡乃楊本嗜。 一夔殊已足,觀樂他且置。 骨體肖龍藏,倍溢妍華致。 化度雖後塵,右方闡緘祕。 悅生堂不錄,銷夏篇
唐虞世南書夫子廟堂碑 [清] 李宗瀚 黃銀印賜著作郎,世間石墨珍璆琅。 畫腹藝精從道悟,如神筆妙知器藏。 文辭書翰皆可喜,一時氈拓來四方。 周額削後石刓缺,越千餘年浸散亡。 舊本並希城武陝,原刻漫溯貞觀唐。 山谷昔賞榮諮道,月峯曾錄韓存良
唐魏棲梧書文蕩律師碑 [清] 李宗瀚 買褚得薛前聞曾,我今所得添嘲呼。文蕩師碑錄明誠,魏棲梧乃褚名更。 嬋娟來遲羅綺勝,是耶非耶宛平生。馮公擊賞逾蘭亭,有若似聖子夏盲。 翁王后先詳證明,洗出真面廬山青。河南遺法二薛承,薛稷亦是魏家甥。 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