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丑正月贈劉恭甫即以留別 [] 陳作霖

六經厄秦火,漢儒勤考稽。 司農集大成,胸次無町畦。 後人訓詁學,於茲得階梯。 君家富經術,世業承青藜。 逮子復博洽,箋疏窮端倪。 染翰爲文章,筆力追昌黎。 餘事及詩賦,擺脫尋常蹊。 鸞皇發清嘯,不作寒

周忠毅公墨跡卷送藏焦山詩爲趙季梅中翰作 [] 陳作霖

我昔泛棹遊焦山,曾見楊公所遺之玉帶。文襄謀略海內傳,能途逆瑾功尤大。 又嘗驅車上春明,得向椒山楊公祠堂親展拜。平生膽不借蚺蛇,尚留諫草壁間發光怪。 勝朝氣節無與儔,正嘉諸臣通沆瀣。下逮天啓昏亂朝,西臺

放歌 [] 陳作霖

寒風颯颯吹屋破,明星掛檐如月大。中夜憂思不能臥,披衣獨起挑鐙坐。 丈夫豈合常窮餓,牢落風塵偏轗軻,局天蹐地愁無那。 愁無那,心忉忉。夜欲曙,雞三號,拔劍斫地歌聲高。

放歌 [] 陳作霖

走雖不能及奔馬,力雖不能挽強弓。平生揣摩五千卷,略則黃石韜太公。 料天下事屢奇中,視賊伎倆掌上同。儻使參謀向帷幄,未必不成分寸功。 況兼一枝琳瑀筆,飛書草檄頗自雄。豈若談空說有輩,只合束之高閣中。 茫

放歌 [] 陳作霖

水涌必由泉源注,木茂必由根本固。我家百口渺何處,吳越晉秦各異路。 吳越烽煙高接天,死生消息都茫然。晉秦山川復險峻,脂車秣馬愁難進,每一念之心煩懣。 安得聚居安樂鄉,土地膏腴田畝良。種以黍稷雜稻粱,上爲

放歌 [] 陳作霖

讀書不能救奇窮,旁人勸我學老農。識字不能免愁苦,旁人勸我學良賈。 秉耒不知耘與耕,據算不知虧與盈,學農學賈皆無成。 如此迂腐君莫笑,富貴從來難逆料。力田農,雖可爲,水旱畢竟隨天時。 居奇賈,雖可作,慢

胭脂井吊張麗華 [] 陳作霖

春江花月南朝冷,牀下軍書報邊警。 狎客歡筵未及終,鏡明照徹山河影。 臺城古井苔花紅,臨春結綺樓皆空。 君王妃子甘同夢,塵飛不到潛龍宮。 國亡難備牽羊禮,碧血凝膏誰爲洗。 美人至竟不負君,未共宣華人晉邸

春夜寒甚懷鳳生 [] 陳作霖

三月將半春未歸,海棠凍僵紅不肥。 滿天密雲慳作雨,朔風料峭寒砭肌。 此時攤書擁裘坐,微吟肯輟鐙前課。 漏滴銅壺宵已深,淡月窺簾趁窗破。 北鄉飛鴻逐去塵,誰憐懷遠意逡巡。 深居斗室猶嫌冷,況爾風檐對策人

可園對雨 [] 陳作霖

新晴無幾時,東風又作雨。 清明節已過,春色在何許。 搖綠竹相戛,溼紅花欲吐。 胡蝶弱還飛,流鶯澀亦語。 造化暗推移,峭寒曾莫阻。 不息即天機,吾悟養生主。

感述效涪翁體 [] 陳作霖

少時好博情不專,晚年學道忘蹄筌。 日長掩書不復讀,森然萬象來我前。 後生問我何宗旨,笑而不答坐隱几。 秋深聞得木稚香,乃知吾無隱乎爾。

感述效涪翁體 [] 陳作霖

我今衰朽百無用,一枝老筆猶飛動。建康嘉瑞頌赤烏,《太玄》終篇吐白鳳。 尚憶嬉遊科舉場,後來聲望重江鄉。他時人儻傳遺稿,莫誤虞山拂水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