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嫂相從九地遊,獨遺孩女哭啾啾。
丁寧内人勤恤收,古有伯道若知否。
神理茫茫竟莫求,掌中珠失竟莫留。
骨肉之恩竟莫酬,此恨百年何人瘳。
一死人生所必有,佐逆偷生多白首。
往往仍出儒紳胄,到此昏顛不可究。
娟娟女兒閨中秀,夫危未絶命先授。
所決夫目得親覯,青天白日九地透。
至性獨能全所受,寧知身名朽不朽。
嗟嗟末世多盜儒,如此女兒真丈夫
昔日小蘇與大蘇,對床舊約老不踈。
生今此願不可攄,青燈獨對讀遺書。
讀書之意竟何如,立徳立功澤八區。
顯祖宗兮大門閭,伸兄遺志無使孤。
古有二宋與二蘇,我意二楊亦並驅。
銑也早逝欽也孤,霜月哀哀孤雁呼。
銑也之逝何早乎,旬日期盡萬里途。
慈母人間非不多,慈而節者能幾何。
洪母之慈似亦少,慈不徒愛愛而教。
一燈母子共分光,母讀子讀影相弔。
若其操節果何如,為念夫家世業儒。
我今儻若差一念,萬巻家藏棄無餘。
天地一逆旅,百年能幾許。
夫在
崇山巍巍矗天起,根盤不知幾十里。
萬木羣然山之巔,其中大者挺然長幹而繁枝,明堂之棟應可擬。
逺山其勢浸微茫,雙峯直監青雲裏。
丈人結廬擅山光,閑来呼童攜竹杖。
出門一徜徉,翹然矯首青雲上。
意欲乗風至
我未識江生,而知生之名。
生年始十六,文采動羣英。
乃父嚴州守,其學見之行。
承家今有子,賢路擬相仍。
吾友阮君浩,楊欽及其兄。
與生同筆硯,臨别莫為情。
千里馳書来,祈我贈詩聲。
詩以道情志,不以供
我有先生學行獨不羣,籍籍聲華動八閩。
我竊緒餘尚一薦,嗟吾先生兮始自貢途充國賔。
先生不見伊吕當年無科第,自有功名萬古新。
困龍若際風雲便,方潭勺水可騰身。
雖然先生早了環中趣,否泰由来都是春。
此行
鄒魯儒生落秦火,諸公正在山中卧。
咸陽宫殿三月紅,諸公洞裏自春風。
馬上英雄饒善罵,罵聲不到商山下。
獨憐帝子意来䖍,一至漢廷力回天。
君不見李斯韓彭皆葅醢,秦皇漢帝亦安在。
當年商山四老翁,至今人間
身在翠微兮,我意登泰山之仲尼。
眼空溟渤兮,而亦收其吞天之勢,以助吾胷中之竒。
足躡青雲兮,遂揮長風而直上。
手扶紅日兮,光光明明於宇宙間,是曰男兒。
我愛秋江水,一清清徹底。
清波靜涵萬古心,清流一瀉直千里。
君今從此發脩程,我聊贈此淡中味。
山矗矗,水簇簇,白雲一片卧空谷。
卧空谷兮渾無心,乗風起兮應為霖。
愛我同年㑹,㑹中皆俊英。
入同奉天殿,出或各専城。
譬如一家子,腑肺親弟兄。
或内而侍養,或外以經營。
戮力家事理,所冀家和寧。
丈夫始讀書,便擬掇科名。
及其既登名,豈徒娯一生。
髙科一時事,千載有
我覽師省字,惕然中不寧。
悠悠老將至,省身愧未能。
惟昔有曾氏,三省日有恆。
惟今有盛氏,乃能上師曾。
師曾固非難,師曾亦豈易。
省身勿泥三,隨地安着己。
柔者思不隨,剛者思不厲。
操術必求精,濟人不
平居喜誦古人句,男子要為天下竒。
却愧年来三十四,正是濓溪作縣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