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經 · 一之源 [唐] 陸羽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栟櫚,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其字或從草,或從木,或草木並。其名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
茶經 · 二之具 [唐] 陸羽 籝,一曰籃,一曰籠,一曰筥。以竹織之,受五升,或一斗、二斗、三鬥者,茶人負以採茶也。 竈無用突者,釜用脣口者。 甑,或木或瓦,匪腰而泥,籃以箅之,篾以系之。始其蒸也,入乎簞,既其熟也,出乎簞。釜涸
茶經 · 四之器 [唐] 陸羽 風爐:風爐以銅鐵鑄之,如古鼎形,厚三分,緣闊九分,令六分虛中,致其圬墁,凡三足。古文書二十一字,一足云“坎上巽下離於中”,一足云“體均五行去百疾”,一足云“聖唐滅胡明年鑄”。其三足之間設三窗,底一窗,
茶經 · 七之事 [唐] 陸羽 三皇炎帝。神農氏。周魯周公旦。齊相晏嬰。漢仙人丹丘子。黃山君司馬文。園令相如。楊執戟雄。吳歸命侯。韋太傅弘嗣。晉惠帝。劉司空琨。琨兄子兗州刺史演。張黃門孟陽。傅司隸鹹。江洗馬充。孫參軍楚。左記室太沖。
茶經 · 三之造 [唐] 陸羽 凡採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間。茶之筍者生爛石沃土,長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採焉。茶之牙者,發於叢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選其中枝穎拔者採焉,其日有雨不採,晴有云不採。晴採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
茶經 · 五之煮 [唐] 陸羽 凡灸茶,慎勿於風燼間灸,熛焰如鑽,使炎涼不均。持以逼火,屢其翻正,候炮出培塿狀,蝦蟆背,然後去火五寸,卷而舒則本其始,又灸之。若火幹者,以氣熟止;日干者,以柔止。其始若茶之至嫩者,茶罷熱搗葉爛而牙筍存
茶經 · 六之飲 [唐] 陸羽 翼而飛,毛而走,去而言,此三者俱生於天地間。飲啄以活,飲之時,義遠矣哉。至若救渴,飲之以漿;蠲憂忿,飲之以酒;蕩昏寐,飲之以茶。茶之爲飲,發乎神農氏,間於魯周公,齊有晏嬰,漢有揚雄、司馬相如,吳有韋曜
茶經 · 八之出 [唐] 陸羽 山南以峽州上,襄州、荊州次,衡州下,金州、梁州又下。 淮南以光州上,義陽郡、舒州次,壽州下,蘄州、黃州又下。 浙西以湖州上,常州次,宣州、杭州、睦州、歙州下,潤州、蘇州又下。 劍南以彭州上,綿州
茶經 · 九之略 [唐] 陸羽 其造具,若方春禁火之時,於野寺山園叢手而掇,乃蒸,乃舂,乃以火幹之,則又棨、樸、焙、貫、相、穿、育等七事皆廢。其煮器,若松間石上可坐,則具列,廢用槁薪鼎櫪之屬,則風爐、灰承、炭撾、火筴、交牀等廢;若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