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殘遊記 · 自序 [清] 劉鶚 嬰兒墮地,其泣也呱呱;及其老死,家人環繞,其哭也號陶。然則哭泣也者,固人之所以成始成終也。其間人品之高下,以其哭泣之多寡爲衡。蓋哭泣者,靈性之現象也,有一分靈性即有一分哭泣,而際遇之順逆不與焉。 馬
老殘遊記 · 第一回 · 土不制水歷年成患 風能鼓浪到處可危 [清] 劉鶚 話說山東登州府東門外有一座大山,名叫蓬萊山。山上有個閣子,名叫蓬萊閣。這閣造得畫棟飛雲,珠簾卷雨,十分壯麗。西面看城中人戶,煙雨萬家;東面看海上波濤,崢嶸千里。所以城中人士往往於下午攜尊挈酒,在閣中住
老殘遊記 · 第二回 · 歷山山下古帝遺蹤 明湖湖邊美人絕調 [清] 劉鶚 話說老殘在漁船上被衆人砸得沉下海去,自知萬無生理,只好閉着眼睛,聽他怎樣。覺得身體如落葉一般,飄飄蕩蕩,頃刻工夫沉了底了。只聽耳邊有人叫道:“先生,起來罷!先生,起來罷!天已黑了,飯廳上飯已擺好多時了
老殘遊記 · 第三回 · 金線東來尋黑虎 布帆西去訪蒼鷹 [清] 劉鶚 話說衆人以爲天時尚早,王小玉必還要唱一段,不知只是他妹子出來敷衍幾句就收場了,當時一鬨而散。 老殘到了次日,想起一千兩銀子放在寓中,總不放心。即到院前大街上找了一家匯票莊,叫個日昇昌字號,匯了八百兩
老殘遊記 · 第四回 · 宮保愛才求賢若渴 太尊治盜疾惡如仇 [清] 劉鶚 話說老殘從撫署出來,即將轎子辭去,步行在街上游玩了一會兒,又在古玩店裏盤桓些時。傍晚回到店裏,店裏掌櫃的連忙跑進屋來說聲“恭喜”,老殘茫然不知道是何事。 掌櫃的道:“我適才聽說院上高大老爺親自來請你
老殘遊記 · 第五回 · 烈婦有心殉節 鄉人無意逢殃 [清] 劉鶚 話說老董說到此處,老殘問道:“那不成就把這人家爺兒三個都站死了嗎?”老董道:“可不是呢!那吳舉人到府衙門請見的時候,他女兒——於學禮的媳婦——也跟到衙門口,借了延生堂的藥鋪裏坐下,打聽消息。聽說府裏大
老殘遊記 · 第六回 · 萬家流血頂染猩紅 一席談心辯生狐白 [清] 劉鶚 話說店夥說到將他妹夫扯去站了站籠,布匹交金四完案。老殘便道:“這事我已明白,自然是捕快做的圈套,你們掌櫃的自然應該替他收屍去的。但是,他一個老實人,爲什麼人要這麼害他呢,你掌櫃的就沒有打聽打聽嗎?”
老殘遊記 · 第七回 · 藉箸代籌一縣策 納楹閒訪百城書 [清] 劉鶚 話說老殘與申東造議論玉賢正爲有才,亟於做官,所以喪天害理,至於如此,彼此嘆息一會。東造道:“正是。我昨日說有要事與先生密商,就是爲此。先生想,此公殘忍至於此極,兄弟不幸,偏又在他屬下。依他做,實在不忍
老殘遊記 · 第八回 · 桃花山月下遇虎 柏樹峪雪中訪賢 [清] 劉鶚 話說老殘聽見店小二來告,說曹州府有差人來尋,心中甚爲詫異:“難道玉賢竟拿我當強盜待嗎?”及至步回店裏,見有一個差人,趕上前來請了一個安,手中提了一個包袱,提着放在旁邊椅子上,向懷內取出一封信來,雙手呈
老殘遊記 · 第九回 · 一客吟詩負手面壁 三人品茗促膝談心 [清] 劉鶚 話說申子平正在凝思:此女子舉止大方,不類鄉人,況其父在何處退值?正欲諸問,只見外面簾子動處,中年漢子已端進一盤飯來。那女子道:“就擱在這西屋炕桌上罷。”這西屋靠南窗原是一個磚砌的暖炕,靠窗設了一個長炕
老殘遊記 · 第十回 · 驪龍雙珠光照琴瑟 犀牛一角聲葉箜篌 [清] 劉鶚 話說子平聽得天崩地塌價一聲,腳下震震搖動,嚇得魂不附體,怕是山倒下來。黃龍子在身後說道:“不怕的,這是山上的凍雪被泉水漱空了,滾下一大塊來,夾冰夾雪,所以有這大的聲音。”說着,又朝向北一轉,便是一個洞
老殘遊記 · 第十一回 · 疫鼠傳殃成害馬 癡犬流災化毒龍 [清] 劉鶚 卻說申子乎正與黃龍子辨論,忽聽背後有人喊道:“申先生,你錯了。”回頭看時,卻原來正是璵姑,業已換了裝束,僅穿一件花布小襖,小腳褲子,露出那六寸金蓮,著一雙靈芝頭極鞋,愈顯得聰明俊俏。那一雙眼珠兒,黑白
老殘遊記 · 第十二回 · 寒風凍塞黃河水 暖氣催成白雪辭 [清] 劉鶚 話說申子平一覺睡醒,紅日已經滿窗,慌忙起來。黃龍子不知幾時已經去了。老蒼頭送進熱水洗臉,少停又送進幾盤幾碗的早飯來。子平道:“不用費心,替我姑娘前道謝,我還要趕路呢。”說着,璵姑已走出來,說道:“昨日
老殘遊記 · 第十三回 · 娓娓青燈女兒酸語 滔滔黃水觀察嘉謨 [清] 劉鶚 話說老殘復行坐下,等黃人瑞吃幾口煙,好把這驚天動地的案子說給他聽,隨便也就躺下來了。翠環此刻也相熟了些,就倚在老殘腿上,問道:“鐵老,你貴處是那裏?這詩上說的是什麼話?”老殘——告訴他聽。他便凝神想了
老殘遊記 · 第十四回 · 大縣若蛙半浮水面 小船如蟻分送饅頭 [清] 劉鶚 話說翠花接着說道:“到了四更多天,風也息了,雨也止了,雲也散了,透出一個月亮,湛明湛明。那村莊裏頭的情形是看不見的了,只有靠民埝近的,還有那抱着門板或桌椅板凳的,飄到民埝跟前,都就上了民埝。還有那民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