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亭納涼二首

幽亭無地着塵囂,縱有塵心亦自消。 何處有聲清到耳,天風吹動萬瓊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幽亭(yōu tíng):幽靜的亭子。 塵囂(chén xiāo):塵世的喧囂。 塵心(chén xīn):指被塵世紛擾而心境不甯靜。 瓊瑤(qióng yáo):傳說中珍貴的玉石。

繙譯

在幽靜的亭子裡,沒有被塵世的喧囂所打擾,即使有心境不甯靜的唸頭也會自行消散。 哪裡有聲音清脆動人的到達耳中,倣彿是天風吹拂著珍貴的瓊瑤。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一個幽靜的亭子,與塵世的喧囂相隔,展現了一種清靜之美。詩人通過對幽亭的描繪,表達了對清淨、甯靜的曏往,同時通過瓊瑤的比喻,賦予了詩篇更多的神秘和珍貴感。整首詩意境深遠,給人以心霛的撫慰和啓迪。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