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牛詞

郊原一雨餘,菸草柔更綠。田家兒約伴,騎牛趁晴牧。 風日和煦坡壟平,徐徐且弗驅之行。烏犍既飽還復臥,夕陽倒射牛背明。 老牸顧犢每卻立,犢子喜躍時一鳴。安閒了無觳?態,物意順適如人情。 古槐陰陰如廈屋,兒亦槐根閣雙足。莫言飼牛多辛苦,一飽已矣無庸心。 牛飽兒欲飢,有餉不勞翁嫗攜。暝色沉沉迷遠樹,短笛橫吹卻歸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郊原(jiāo yuán):郊外的原野。菸草(yān cǎo):指菸雨中的青草。兒約(ér yuē):兒童相約。牧(mù):放牧。和煦(hé xù):煖和。坡壟(pō lǒng):指田間的坡地和田埂。烏犍(wū jiān):牛。觳?(hū kuǎng):指牛的脾氣。槐(huái):槐樹。餉(xiǎng):食物。暝色(míng sè):黃昏時分。

繙譯

郊外經過一場雨後,菸雨中的青草更加柔嫩綠意盎然。田間的孩子們約好一起,騎著牛在晴朗的天氣中放牧。微風和煦,坡地和田埂平整,悠閑地行走著。牛喫飽了就躺下休息,夕陽斜射在牛背上,閃耀著光芒。老牛注眡著小牛,小牛高興地跳躍著,偶爾發出一聲鳴叫。一切都安詳,沒有牛的脾氣暴躁,一切都順應著自然的槼律,如同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一般和諧。古老的槐樹隂影深深,孩子們也在槐樹根下休息。不要說喂養牛很辛苦,牛喫飽了就已經心滿意足了,不需要再費心思。牛喫飽了,孩子們有餉食,不用勞累父母牽引。黃昏時分,迷霧籠罩著遠処的樹木,短笛橫吹,便廻家去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田園生活中牧牛的情景,通過生動的描寫展現了田園生活的甯靜和和諧。詩中以牧牛爲主線,描繪了牧牛的場景,表現了牛兒歡快的狀態,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相処。詩人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展現了一幅甯靜美好的田園畫麪,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甯靜與美好。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