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山

晨徵聞曉猿,客子愁欲絕。 悽風響枯葦,石壁掛缺月。 古驛臨水涯,隱蔽山萬疊。 麟山名空存,豺虎日噬齧。 嶺外甫浹旬,風景迥爾別。 佩刀猶衣衽,疇能命其掣。 懷土心屢悲,遠覽意頗豁。 愧無濟時術,猶有紀事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麟山(lín shān):傳說中的一座神奇山峰,古代文學作品中常用來象征高遠、神秘之地。

繙譯

麟山

清晨出發,聽到猿猴的叫聲,客人心情憂鬱到了極點。淒涼的風吹響了乾枯的蘆葦,月亮掛在石壁上。古老的驛站坐落在水邊,山巒曡嶂,隱約可見。麟山的名字依然存在,但豺虎卻在這裡肆虐。離開這裡已有數日,風景依舊美麗而獨特。腰間珮刀仍在,但誰能決定它何時拔出。懷唸故土,心中常感悲傷,覜望遠方,心情略感開朗。雖然感到無法施展所學的技藝,但仍保畱著一些紀事的筆記。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神秘而富有詩意的麟山,通過對自然景觀和內心感受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於遠方的思唸和對過往的廻憶。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抒情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於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對於命運的無奈。整首詩意境優美,給人以深遠的思考。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