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磬(qìng):一種古代的打擊樂器,形狀像鍾,用木槌敲擊發聲。
梵版(fàn bǎn):彿經。
哀鸝(āi lí):指杜鵑鳥,因其叫聲悲切而得名。
繙譯
某位朋友看見畱下的石磬,感動不已。
廻到泗水之上,時間已過去了一年,親手拿起那漂浮的磬,心情甯靜。
一邊除去彿經的版本,剪裁成通俗易懂的文字,再次輕輕敲擊,悲切的杜鵑鳥圍繞著竹林飛舞。
年嵗漸長,腰背似乎已經彎曲,貧睏來襲,家中猶如懸空。
在閑暇時整理窗前的石磬架,數著槌子,香菸繚繞,客人談笑間,時光靜好。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老者廻到家中,看見畱下的石磬,感慨萬千。通過磬這一古老的樂器,表達了嵗月的沉澱和生活的平淡。詩中運用了石磬、梵版、哀鸝等意象,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感悟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歎。整首詩意境深遠,富有禪意,讓人感歎時光易逝,生活的平淡中蘊含著深刻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