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同年戴憲長蒼山賦別卷
滇東一望無煙烽,魯溪鎮節歌兒童。一簾如水澈底冽,百鍊似鐵空爐紅。
聞道點蒼西特起,靈飄秀技聳海宇。策馬不憚騁十里。
雲蒸石骨千竅奇,雪積朱炎萬野洗,堅不磷兮白不滓。
地爲河嶽人之理,天涯相伴真爾汝。朝摘山巔天上星,暮濯山麓海之洱。
景高足稱兩止止,凌虛氣岸實相倚。忽來山勢高巃嵷,憑高亦任雲蕩胸。
八荒四海來雙瞳,煙消雲散清太空。作文贈者誰宗工,文氣清勁山爭雄。
石紋耿耿雪熒熒,讀之海內驚高風。天書忽報來九重,滇氓憂駕離匆匆。
食祝不用圖翁容,日日見山如見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滇東:指雲南東部地區。烽:古代用來傳遞信息的烽火臺。魯溪:地名,古代地名。鎮節:指守衛邊疆的士兵。歌兒童:指歌唱的兒童。一簾如水澈底冽:形容景色清澈明亮如水。百鍊似鐵空爐紅:形容景色如經過百鍊的鐵一樣紅彤彤的。
翻譯
從雲南東部眺望,看不到烽火臺冒煙,魯溪鎮節的士兵在歌唱。眼前景色清澈明亮如水,像是經過百鍊的鐵一樣紅彤彤的。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眺望滇東風景的場景,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展現出大自然的壯麗和神奇。作者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修辭手法,使詩歌充滿了意境和美感。整首詩以清新明亮的筆觸,描繪了壯麗的山水景色,展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讚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