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項羽故宮
黃樓西畔徐州治,西楚當時作都處。尚餘一半長荊蓁,今作州倉積官米。
伯圖巳自足奢豪,正好將金貯阿嬌。如何拓土爲宮室,不及咸陽一夕燒。
豈是鑑秦等殷夏,或因爭戰無閒暇。一朝淚盡帳中人,千古波沉臺上瓦。
獨破秦師無一人,親將隆準放鴻門,英雄絕世無等倫。
牧羊之子一豎耳,誰遣黃袍擁在身,一爲放弒蒙惡名。
總有奇勳不可贖,黃鬚判吏持大獄。噫嗟嗟,每當讀史爲三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項羽(xiàng yǔ):中國戰國時期楚國的名將、政治家,曾稱霸一方。
- 徐州(xú zhōu):古代地名,位於今中國江蘇省中部。
- 西楚(xī chǔ):指楚國在西部的地區。
- 長荊蓁(cháng jīng zhēn):指茂盛的荊蔓。
- 州倉(zhōu cāng):州級倉庫。
- 伯圖(bó tú):指項羽。
- 金貯(jīn zhù):指貯藏金銀。
- 阿嬌(ā jiāo):項羽的妻子。
- 拓土(tuò tǔ):開拓土地。
- 咸陽(xián yáng):秦始皇的陵墓所在地。
- 殷夏(yīn xià):指商朝和夏朝。
- 波沉(bō chén):指悲痛。
- 臺上瓦(tái shàng wǎ):指宮殿上的瓦片。
- 隆準(lóng zhǔn):指項羽的封號。
- 鴻門(hóng mén):指項羽的宮殿。
- 牧羊之子(mù yáng zhī zǐ):指項羽。
- 黃袍(huáng páo):指帝王的服裝。
- 放弒(fàng shì):放逐並殺害。
- 蒙惡名(mēng è míng):冤枉受惡名。
- 黃鬚(huáng xū):指項羽。
- 判吏(pàn lì):指判官。
- 三覆(sān fù):指多次反覆。
翻譯
過去項羽的故宮, 黃樓在徐州的西邊治理,西楚當時的都城。如今還留下一半茂盛的荊蔓,現在成爲州級倉庫儲存官方的糧食。
伯圖已經自己足夠奢侈豪華,正好將金銀貯藏給阿嬌。怎麼能夠開拓土地建造宮殿,卻不及咸陽一夜燒燬。
難道不是像鑑秦等殷夏那樣,或者因爲爭戰沒有空閒時間。一旦淚水流盡帳中的人,千古悲痛宮殿上的瓦片。
獨自擊敗秦軍卻無一人,親自將隆準放逐出鴻門,英雄絕世無人能及。
牧羊之子項羽卻被冤枉,誰讓黃袍擁在身上,一直被放逐受惡名。
總有奇勳無法贖回,黃鬚的判官掌握大獄。唉,每次讀史都要反覆三遍。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項羽過去的故宮景象,反映了項羽一生的榮耀與悲劇。詩人通過對項羽的描寫,表達了對歷史人物的敬仰和對人生沉浮的感慨。同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象徵,展現了古代英雄的風采和悲情命運,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