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柱石篇

· 徐渭
雲中秋色明如畫,胡兒貢馬臨城下。卻言太師今者誰,令公姓賈家遵化。 辮椎萬帳聞姓名,免冑蹲靴不敢聲。從今款段誰將市,縱有驊留匿不成。 令公威名有如此,茂齡甫躋四十四。中朝柱石自擎天,北門鎖鑰宜強仕。 古有夢鬆者,十八而爲公。榮華何太早,桃李爭春風。 令公黃髮會有時,此際凌煙畫未遲,進賢高冠如覆箕。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胡兒:指北方少數民族
  • 太師:古代官職名,掌管教育的官員
  • 令公:指封建社會中的高級官員
  • 賈家:姓賈的家族
  • 辮椎:古代官員的頭髮髮辮
  • 萬帳:指大帳幕
  • 免冑:不戴頭盔
  • 段:指市場
  • 驊:指高貴的馬匹
  • 令公威名:指令公的威望
  • 茂齡:年富力強的年齡
  • 中朝柱石:指朝廷的支柱
  • 鎖鑰:指掌握大權
  • 夢鬆者:指有抱負的人
  • 進賢高冠如覆箕:指重用賢才

翻譯

雲中的秋色明亮如畫,北方的少數民族送來了一批優質的馬在城下。有人問,現在誰是太師,那位令公姓賈家,一直遵循着傳統禮教。頭髮盤成辮子的官員們聽到名字就害怕,不敢出聲。從今以後,誰敢在市場上販賣馬匹,即使有好馬也難以藏匿。令公的威望如此之高,年紀剛過四十四。朝廷的支柱自有其地位,北門的權力應該交給有能力的人。古代有個夢想成爲官員的人,十八歲就成了官。榮華爲何來得這麼早,像桃李一樣爭相迎風而來。令公的頭髮也會變白,但此時正是他威望未衰的時候,重用賢才絕非遲誤之舉。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令公的形象,他威望高貴,年富力強,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權力。詩中通過對令公的描寫,展現了封建社會中官員的威嚴和權勢,同時也表達了對賢才的重視和對人生榮華的思考。詩人通過對令公的形象描繪,展現了封建社會中權力與榮耀的象徵,以及對人生價值觀的思考。

徐渭

徐渭

明浙江山陰人,字文清,改字文長,號天池,晚號青藤。諸生。有盛名,天才超逸,詩文書畫皆工。常自言吾書第一,詩次之,文次之,畫又次之。其畫工花草竹石,筆墨奔放淋漓,富於創造。知兵好奇計,客胡宗憲幕,擒徐海,誘王直,皆預其謀。宗憲下獄,渭懼禍發狂自戕不死。又以擊殺繼妻,下獄論死,被囚七年,得張元忭救免。此後南遊金陵,北走上谷,縱觀邊塞阨塞,輒慷慨悲歌。晚年貧甚,有書數千卷,斥賣殆盡。自稱南腔北調人,以終其生。有《南詞敘錄》、雜劇《四聲猿》及文集。 ► 15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