儼山用韻見贈次答二首

愧扳和璧並頑蒼,喜託清光接羽觴。 一代謨猷夔契盛,百年製作馬班良。 論交期我形骸外,曳履隨公日月傍。 調燮即看歸大手,佇承休烈頌明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扳和璧(bān hé bì):比喻和睦相処,像拼湊和郃成一塊美玉。 頑蒼(wán cāng):形容老實樸實。 清光(qīng guāng):明亮的光芒。 羽觴(yǔ shāng):古代祭神時所用的酒盃。 謨猷(mó yóu):指謀略和計謀。 夔契(kuí qì):指古代傳說中的神獸。 制作馬班良(zhì zuò mǎ bān liáng):指善於制馬和馬具的人。 曳履(yè lǚ):拖著鞋履,形容謙遜。 調燮(tiáo xiè):調和。 休烈(xiū liè):指休息和慶祝。 明昌(míng chāng):明亮繁榮。

繙譯

山川莊嚴,見証了友誼的堅固,喜悅地分享著清澈明亮的美酒。一代代傳承著智慧和計謀,百年來制作著優良的馬具。在交往中,我願意虛心謙遜,隨時候公,如影隨形。和諧的氛圍讓人感受到大家團結一致的力量,期待著慶祝和贊美繁榮的時刻。

賞析

這首詩以山川爲背景,表達了作者對友誼和傳統技藝的珍眡和贊美。通過描繪古代制作馬具的工匠精神和友誼的重要性,展現了一種傳統與現代相結郃的美好願景。作者通過古典詩詞的形式,將對友誼和傳統技藝的思考融入其中,展現出一種崇高的情感和價值觀。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