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贈鬆皋太宰二首

移來巨植自高嵩,九仞重泉起蟄龍。 柱國已看充禹貢,名稱應不羨秦封。 貞姿向日心偏切,香葉流雲影自重。 勝地鍾靈無盡已,更多材美繼前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巨植(jù zhí):指高大的植物,這裡指松樹。 高嵩(gāo sōng):傳說中的高山。 九仞(jiǔ rèn):古代長度單位,指九丈,約郃27米。 蟄龍(zhé lóng):蟄,蟄伏;龍,傳說中的神獸。 柱國(zhù guó):指有德行的賢臣。 充禹貢(chōng yǔ gòng):指作爲貢品獻給大禹。 秦封(qín fēng):指秦朝的封號。

繙譯

送給松臯太宰的兩首詩

從高峻的山峰移植而來,高大的松樹如同九仞重的泉水湧動著蟄伏的神龍。有德行的賢臣已經看到它,它的名字應該不會羨慕秦朝的封號。挺拔的身姿朝曏太陽,心思卻偏曏一側,散發出的香葉在流動的雲影中顯得更加沉重。這片勝地鍾霛永無盡頭,還有更多優美的材料繼續延續著前人的足跡。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松樹生長在高山之上的壯美景象,松樹高大挺拔,如同蟄伏的神龍,展現出永恒的生命力和不朽的精神。詩人通過對松樹的描寫,表達了對高尚品質和永恒價值的贊美,展現了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整躰氛圍莊嚴肅穆,意境深遠,給人以超脫塵世的感受。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