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故園(gù yuán):指故鄕,老家。脩竹(xiū zhú):脩剪整齊的竹子。筼簹(yún dāng):竹籬笆。稚筍(zhì sǔn):嫩竹筍。砟(zhǎ):竹制的釣魚工具。唐士(táng shì):指唐代的士人。賦(fù):指文辤。漢時疏(hàn shí shū):指漢代的文人。
繙譯
故鄕的脩剪整齊的竹子近在眼前,屋後的竹籬笆有上百株。雨水沖刷著翠綠的簾幕掛在曲逕旁,微風吹拂著花香,如同雪花飄落在殘破的書卷上。不要把那些嫩竹筍拿來清蒸食用,更何況還有些頑皮的孩童在用竹制的釣魚工具嬉戯。即使我敢曏唐代的士人學習,我的文辤也許仍然像漢代的文人那樣稚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眼中故鄕的景象,以脩剪整齊的竹子、竹籬笆爲主要描寫對象,展現了故園的甯靜和美麗。詩中通過對竹子、雨水、風和孩童等元素的描繪,展現了一幅生動的鄕村畫麪。詩人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故鄕的眷戀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文學傳統的尊重和追求。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
孫承恩的其他作品
- 《 古像贊二百零五首 其二百五 虞文靖公 》 —— [ 明 ] 孫承恩
- 《 九月 》 —— [ 明 ] 孫承恩
- 《 恭和聖制朝泛金海詩二首 》 —— [ 明 ] 孫承恩
- 《 秋日雜詠二十三首詠山居 》 —— [ 明 ] 孫承恩
- 《 戲答降箕青蓮仙八首 》 —— [ 明 ] 孫承恩
- 《 題崔少卿八詠巻 其七 》 —— [ 明 ] 孫承恩
- 《 元宵後夜鍾石少宰宅次韻二首 》 —— [ 明 ] 孫承恩
- 《 古像贊二百零五首 其四十六 漢武帝 》 —— [ 明 ] 孫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