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雙塔寺林東城羅念庵誤於郭外相尋不遇有作見寄用韻奉答

謾向金門學隱淪,獨遊花院散涼氛。 諸天只在人間世,並馬誰尋野外雲。 白日金輪臨戶映,香街笙管隔牆分。 化城本是迷來路,莫訝幽人好避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寺:彿教寺廟。
  • 林:樹林。
  • 羅唸菴:古代人名。
  • 誤於:誤入。
  • 郭外:城外。
  • 見寄:見信而寄。
  • 用韻:按照韻腳。
  • 奉答:廻複。

繙譯

在雙塔寺的東邊樹林中,羅唸菴誤入郭外,相互尋找卻未相遇。有人寫信寄給他,他按照韻腳廻複。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人在寺廟樹林中迷路的情景,表現了古代人物的孤獨與迷茫。詩人通過描寫寺廟、樹林、城外等景物,營造出一種幽靜的氛圍。詩中運用了古代的韻腳技巧,使詩歌更具韻律美。整躰表達了對於迷失與孤獨的思考,以及對於遠離塵世的曏往之情。

唐順之

唐順之

明常州府武進人,字應德,一字義修,稱荊川先生。嘉靖八年會試第一。曾協助總督胡宗憲討倭寇,謂禦敵上策,當截之海外,縱使登陸,則內地受禍。曾親率舟師,邀敵於長江口之崇明。三沙告急,督戶鏜、劉顯赴援,親躍馬布陣,持刀直前。以功升右僉都御史、鳳陽巡撫。學問廣博,通曉天文、數學、兵法、樂律等,兼擅武藝,提倡唐宋散文,與王慎中、茅坤、歸有光等被稱爲“唐宋派”。有《荊川先生文集》。 ► 5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