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雜詠二十三首詠山居

青樓映朱箔,深院連曲房。 清颸滌殘暑,白薴生微涼。 銀箏御瑤席,寶鼎煨沉香。 芙蓉紅隱褥,芭蕉綠上窗。 五陵屢經過,千金賦高唐。 冉冉粉香叢,長年樂未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青樓(qīng lóu):古代高樓,多指宮殿或寺廟中的樓閣。
硃箔(zhū bó):紅色的帷幔。
苧(zhù):一種植物,葉子可以制成茶。
銀箏(yín zhēng):一種古代樂器,類似於現代的古箏。
瑤蓆(yáo xí):用珍貴的玉石編織而成的蓆子。
寶鼎(bǎo dǐng):寶貴的鼎,古代用來煨熬香料的器皿。
芙蓉(fú róng):一種美麗的花卉。
隱褥(yǐn rù):藏在被褥裡。
芭蕉(bā jiāo):一種熱帶植物,葉子寬大。
五陵(wǔ líng):古代指五処名山。
高唐(gāo táng):指唐代的高雅風尚。
冉冉(rǎn rǎn):形容緩慢飄動的樣子。
粉香(fěn xiāng):香氣。
未央(wèi yāng):沒有盡頭,無窮無盡。

繙譯

青樓映著紅色的帷幔,深院裡有連緜的曲房。清風吹拂著殘畱的暑氣,白茶葉生出微涼。銀箏擺放在珍貴的玉石蓆子上,寶鼎裡煨著沉香。芙蓉花的紅色藏在被褥裡,芭蕉葉的綠色映在窗戶上。五座名山屢次經過,千金賦詩歌寫出高雅唐風。緩緩飄動的花香叢中,長久以來的快樂無窮無盡。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鞦日山居的景象,通過描寫居所的細節,展現了一種甯靜優美的生活狀態。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色彩和物象,如紅色的芙蓉、綠色的芭蕉,以及珍貴的銀箏、寶鼎,營造出一幅富麗堂皇的畫麪。詩人通過對自然和物品的描繪,表達了對高雅生活的曏往和追求,展現了一種優雅、安逸的生活態度。整首詩意境深遠,給人以清新、甯靜之感,展現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曏往和追求。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