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巖疆(yán jiāng):指邊遠的地方。 孤城:指孤獨的城池。 邊庭:邊境。 唐家:指唐朝。 屯卒(tún zú):駐軍。
翻譯
帝都的西北是邊遠之地,漫長的山河間瀰漫着煙塵。遠眺,冰凍的雲霧在廣袤的沙漠上翻騰,孤寂的城池中傳來悲涼的笛聲,皎潔的月光下一片蒼茫。歷經歲月,戰士們的箭矢一直傳達到青海,何時才能使白狼在邊境臣服。唐朝的往事,何盡其言,略聞駐軍放縱橫行。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秋日帝都西北的景象,表現了邊疆的荒涼和孤寂。詩人通過描寫冰凍的雲霧、悲涼的笛聲和蒼茫的月光,展現了邊疆的苦難和邊塞風情。詩中對唐朝往事的提及,使整首詩增添了歷史的滄桑感,表達了對往事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期許。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
孫承恩的其他作品
- 《 和郭杏岡秋日漫興十二首 》 —— [ 明 ] 孫承恩
- 《 和題擊甕圖 》 —— [ 明 ] 孫承恩
- 《 留別友人吳春洲六首 》 —— [ 明 ] 孫承恩
- 《 雨中過顔東郊五首 其一 》 —— [ 明 ] 孫承恩
- 《 古像贊二百零五首 其五十四 司馬遷 》 —— [ 明 ] 孫承恩
- 《 再題西湖十景爲湯宜野作 》 —— [ 明 ] 孫承恩
- 《 和戴龍山喜雨韻二首 》 —— [ 明 ] 孫承恩
- 《 鑑古韻語五十九首唐堯帝 》 —— [ 明 ] 孫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