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送內兄吳菊坡南歸菊坡送予母並家口至都下楊升庵諸君有詩餞之
驅馳我亦厭京塵,千里勞君意轉親。
流俗不緣少高義,諸公何以發陽春。
幾番風雨撩鄉思,一笑乾坤落醉巾。
采采黃花歸去好,新篘應稱薦香蓴。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內兄:指嫂子的兄長。
菊坡:地名,古代地名。
楊升庵:古代文人。
陽春:指春天。
風雨撩鄉思:指風雨中思念家鄉。
乾坤:指天地。
采采:形容花開得旺盛。
新篘:指新編的篘(一種盛菜的器具)。
香蓴:一種水生植物。
翻譯
隨着內兄吳菊坡南歸,我也不願再在京城的塵土中奔波,千里迢迢的路途讓我更加思念親人。現今社會缺乏高尚的道德風尚,諸位先生們如何能夠展現出春天般的生機活力呢。經歷了幾番風雨,思念故鄉,一笑間,世事變幻,如同酒後的癡迷。金燦燦的黃花盛開,回家的路一定美好,新編的篘應該盛滿了香蓴。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以及對現實社會道德風尚的擔憂。詩中通過對家鄉、親情、友誼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柔情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同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使整首詩意境深遠,富有詩意。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
孫承恩的其他作品
- 《 擬古二十七首 》 —— [ 明 ] 孫承恩
- 《 壽宋樗庵辭四章 》 —— [ 明 ] 孫承恩
- 《 常山喜得家信三首 》 —— [ 明 ] 孫承恩
- 《 王母蟠桃圖爲中丞張明崖母夫人壽六首 》 —— [ 明 ] 孫承恩
- 《 六月廿七日諸君子會予草堂次前韻四首 》 —— [ 明 ] 孫承恩
- 《 和郭杏岡秋日漫興十二首 》 —— [ 明 ] 孫承恩
- 《 初度自壽十三首中呂玉娥兒 》 —— [ 明 ] 孫承恩
- 《 和亭溪宮詹院中賞蓮之什二首 》 —— [ 明 ] 孫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