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三詩翁集後三首

昔有三詩叟,唫情月共高。 百年忘富貴,千古擅風騷。 掛劍誼何極,懷賢心獨勞。 萬安橋下水,日夜自滔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唫情:吟詠情感。唫(yín),同“吟”。
  • 擅風騷:擅長文學創作,特指詩歌。
  • 掛劍:比喻不忘舊情,堅守信義。
  • 懷賢:懷唸賢人。
  • 萬安橋:橋名,具躰位置不詳。

繙譯

昔日有三位詩叟,他們的吟詠之情與月色同高。 百年來忘卻了富貴,千古流傳,擅長風騷。 掛劍之誼,情深意長,懷唸賢人,心獨勞苦。 萬安橋下的水,日夜不息,滔滔流淌。

賞析

這首作品懷唸了三位古代的詩翁,贊頌他們超脫富貴、專注於詩歌創作的高尚情操。詩中“唫情月共高”一句,以月喻詩,形象地表達了詩翁們吟詠之情的深遠與高潔。後兩句“百年忘富貴,千古擅風騷”更是直接點明了他們的精神追求和文學成就。末句以萬安橋下不息的流水,象征詩翁們不朽的詩篇和深遠的影響。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古代詩翁的崇敬與懷唸之情。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