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午元夕遇雨次莫景行韻

張燈秪許到更闌,縱有笙歌懶作歡。 空憶舊時明月色,連宵還恨不曾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戊午:古代干支紀年法,此處指某年的具體年份。
  • 元夕:即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日。
  • 更闌:更深夜殘。
  • 笙歌:指奏樂唱歌。
  • 空憶:徒然回憶。
  • 連宵:連夜。

翻譯

元宵節之夜,張燈結綵只允許持續到深夜,即使有笙歌相伴,也懶得盡情歡樂。 徒然回憶起往昔明月的皎潔光輝,連夜都遺憾未能好好欣賞。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元宵節夜晚的情景,通過對比往昔與現今,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境遇的無奈。詩中「張燈秪許到更闌」一句,既展現了節日的氛圍,又透露出一種限制和無奈;「縱有笙歌懶作歡」則進一步以笙歌之盛反襯內心的孤寂。後兩句通過對月色的懷念,抒發了對美好時光的無限留戀,以及對現實遺憾的深切感受。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現實境遇的感慨。

淩云翰

元明間浙江仁和人,字彥翀。博覽羣籍,通經史,工詩。元至正間舉人。洪武初以薦,授成都府學教授。後坐事謫南荒。有《柘軒集》。 ► 8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