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孟文以古蠟箋畫梅因賦

舊箋新墨未曾乾,如倚黃昏月下闌。 不是一枝斜更好,令人誤作蠟花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蠟箋:古代一種用蠟處理過的紙張,表面光滑,常用於書畫。
  • :乾燥。
  • :欄杆。
  • 斜更好:斜掛着顯得更美。
  • 蠟花:蠟制的花,常用於裝飾。

翻譯

舊時的蠟箋上,新畫的墨跡還未乾透, 彷彿是在黃昏時分,月光下倚靠着欄杆。 那枝梅花斜掛着,顯得格外美麗, 卻讓人誤以爲是蠟制的花朵。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舊箋與新墨、黃昏與月光,營造出一種靜謐而古樸的氛圍。詩中「舊箋新墨未曾乾」一句,既展現了畫梅的場景,又隱喻了時間的流轉與藝術的傳承。後兩句則巧妙地運用了視覺上的錯覺,將真實的梅花與蠟花相混淆,增添了詩意的趣味性和深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梅花之美的獨特感受。

淩云翰

元明間浙江仁和人,字彥翀。博覽羣籍,通經史,工詩。元至正間舉人。洪武初以薦,授成都府學教授。後坐事謫南荒。有《柘軒集》。 ► 8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