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母江旌節歌
嗚呼棠川風俗美,當時父子爭相死。
煌煌秉筆玉堂仙,曾爲殷勤著青史。
孝子奕葉孫又孫,如何篤行傳閨門。
阿孃二八已擇對,紉針補綴秋燈昏。
嗟嗟藁砧早不淑,瘦影零丁媚幽獨。
中郎有女續家聲,伯道無兒延世祿。
浚也眉目甚分明,見客拜揖知姓名。
移桃接李乃猶子,嚼指動念如所生。
盛年耿耿冬復夏,東家羅綺跨鞍馬。
霜筠縱老節不枯,夜夜孤眠淚盈把。
昨朝有使來京都,里閭旌表大字書。
浚也起舞獻親壽,冥冥不負操心初。
只今亂離兵戈裏,朝爲秦兮暮爲楚。
代間多少烈丈夫,不及孱然一婦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奕葉:代代相傳。
- 篤行:忠實地踐行。
- 閨門:指婦女的居室。
- 藁砧:古代刑具,此處比喻丈夫。
- 幽獨:孤獨。
- 中郎:古代官職名,此處指有地位的人。
- 伯道:古代官職名,此處指有地位的人。
- 世祿:世代相傳的俸祿。
- 猶子:侄子。
- 嚼指:形容極度思念。
- 霜筠:指竹子,比喻堅貞不屈。
- 旌表:表彰。
- 操心:用心,努力。
- 孱然:柔弱的樣子。
翻譯
啊,棠川的風俗多麼美好,當時父子都爭着去死。 輝煌的玉堂仙人,曾經爲此勤勉地書寫在青史上。 孝子的後代代代相傳,如何在閨門中傳承忠實的品行。 母親十六歲就已經選好了配偶,夜晚在秋燈下縫補衣物。 唉,丈夫早早不幸,瘦弱的身影孤獨地閃耀。 有地位的人有女兒續寫家聲,有地位的人沒有兒子延續世代的俸祿。 浚的眉目非常清晰,見到客人會行禮並知道姓名。 移植桃樹接上李樹,就像對待侄子一樣,思念之情如同對待親生。 盛年時光匆匆,冬去夏來,東家的婦女穿着華麗的衣裳騎着馬。 即使竹子老了,節操也不會枯萎,夜夜獨自流淚。 昨天有使者從京都來,在村裏表彰了大字書。 浚也跳起舞來獻給母親壽辰,默默地不負初心。 現在在亂離的兵戈之中,朝爲秦暮爲楚。 世間有多少烈丈夫,卻不及這位柔弱的婦女。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棠川地區的美德和傳統,特別是對婦女的堅貞和孝道的傳承。詩中通過對比,強調了婦女在亂世中的堅守和不易,以及她們在家庭和社會中的重要角色。通過對孝子後代、母親和浚的描寫,展現了家族美德的傳承和個體的忠誠與犧牲。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傳統美德的崇敬和對婦女堅韌不拔精神的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