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李鍊師古體一首
英英山上雲,決決澗中水。
雲水無定蹤,浮生安足恃。
所以古達徒,束髮棄妻子。
洞門掃鬆華,丹竈鍊石髓。
功成騎日月,道大等天地。
宛陵識李君,文華爛如綺。
抱琴坐晚涼,清音鏘玉指。
畫虎拂輕綃,悲風生遠樹。
古道嗟何如,薄俗良已矣。
下乘淹驊騮,太倉飽鼯鼠。
寧自守黃冠,切勿羨青紫。
愧予蓬藿姿,失身在泥滓。
何當受真訣,莫夜三叩齒。
鬆根生茯苓,一杯薦芳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英英:形容雲彩的美麗。
- 決決:形容水流的聲音。
- 浮生:指人生。
- 達徒:指有遠大志曏的人。
- 束發:古代男子成年時束發,這裡指成年。
- 丹灶:鍊丹的爐子。
- 石髓:傳說中的仙葯。
- 騎日月:比喻超凡脫俗,達到神仙境界。
- 宛陵:地名,今安徽宣城。
- 爛如綺:形容文採華麗。
- 抱琴:彈琴。
- 清音:清脆悅耳的聲音。
- 鏘玉指:形容彈琴的手指如玉般潔白有力。
- 畫虎:比喻技藝高超。
- 輕綃:輕薄的絲綢。
- 悲風:淒涼的風。
- 下乘:低級的境界。
- 驊騮:良馬。
- 太倉:國家的大倉庫。
- 鼯鼠:一種小動物,這裡比喻小人。
- 黃冠:道士的帽子,代指道士。
- 青紫:古代高官的服飾顔色,代指高官。
- 蓬藿姿:形容自己的形象卑微。
- 泥滓:泥濘,比喻低賤的環境。
- 真訣:道教的秘法。
- 莫夜:深夜。
- 叩齒:道教的一種脩鍊方法。
- 茯苓:一種葯材。
- 芳芷:香草。
繙譯
山上的雲彩美麗動人,澗中的水流聲清脆悅耳。雲和水都沒有固定的蹤跡,人生又怎能依靠?因此,古代有遠大志曏的人,成年後就拋棄了妻子兒女。他們在洞門前掃去松花,用丹灶鍊制仙葯石髓。功成後能騎乘日月,大道與天地同在。宛陵的李君,文採華麗如綺。他抱著琴在晚涼中彈奏,清脆的聲音如玉指敲擊。他畫虎於輕薄的絲綢上,悲風從遠樹中生出。古道令人感歎,薄俗已成過去。低級的境界讓良馬淹沒,國家的大倉庫讓小人飽食。甯願自己守著道士的身份,也不要羨慕高官的榮耀。我爲自己的卑微形象感到羞愧,失身於泥濘之中。何時能得到道教的秘法,深夜中叩齒脩鍊。松根下長出茯苓,一盃香草獻上。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雲水無定、古達徒棄家脩道等意象,表達了作者對浮生無常、追求超脫境界的曏往。詩中贊美了李鍊師的文採與琴藝,同時抒發了對古道的懷唸與對薄俗的批判。最後,作者表達了自己對道教秘法的渴望,以及對清脩生活的曏往。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優美,展現了元代詩歌的獨特魅力。
唐桂芳
元明間歙縣人,一名仲,字仲實,號白雲,又號三峯。唐元子。少從洪焱祖學。元至正中,授崇安縣教諭,南雄路學正。以憂歸。朱元璋定徽州,召出仕,辭不就。尋攝紫陽書院山長。卒年七十有三。有《白雲集》等。
► 302篇诗文
唐桂芳的其他作品
- 《 代送貢友瞻幛詩 》 —— [ 元 ] 唐桂芳
- 《 黃君季倫下顧槐塘山中瀕行具述院判相公天資高明識見超絕海內人士以之權衡輕重子不可不往謁之明日入城府巧不 》 —— [ 元 ] 唐桂芳
- 《 伏讀高昌僉憲公唐律十二首愛其清新雄傑殆本天成非吟哦造次可得韓退之慕樊宗師文蘇子瞻擬黃魯直體惟其有之是 》 —— [ 元 ] 唐桂芳
- 《 次韻陳敬所高吟之辱二首 》 —— [ 元 ] 唐桂芳
- 《 和譚茶運浙東行韻兼寄周運判父子 》 —— [ 元 ] 唐桂芳
- 《 懐鮮于必仁 其二 》 —— [ 元 ] 唐桂芳
- 《 近闢一室扁曰琴書所或者病其湫隘不稱隱者之居也率二兒各和陶詩 》 —— [ 元 ] 唐桂芳
- 《 五月十六夜汲揚子江心泉煮武夷茶戲成一絕 》 —— [ 元 ] 唐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