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 · 偶睹春事闌珊謹用兄韻以寫所懷

點檢花枝,風雨外、雪堆瓊矗。春去也、朱絲絃斷,鸞膠難續。眼底光陰容可惜,舊遊回首尋無跡。對青山、一餉倚枯藤,灘聲急。 人巳老,身猶客。家在邇,歸猶隔。縱語音如舊,形容非昔。芳草綿綿隨意綠,平波渺渺傷心碧。到愁來、惟覺酒杯寬,人閒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點檢:仔細查看。
  • 瓊矗:形容雪花堆積如玉。
  • 朱絲絃斷:比喻美好的事物突然中斷。
  • 鸞膠難續:比喻難以恢復原狀。
  • 光陰容可惜:時間寶貴,值得珍惜。
  • 一餉:一會兒。
  • 枯藤:乾枯的藤蔓。
  • 灘聲急:河灘上的水聲急促。
  • 形容非昔:外貌已不如從前。
  • 綿綿:連續不斷。
  • 傷心碧:形容水色碧綠,令人傷感。
  • 酒杯寬:借酒消愁,酒杯顯得寬大。
  • 人閒窄:人生道路狹窄,難以舒展。

翻譯

仔細查看花枝,風雨過後,雪花堆積如玉。春天已經離去,美好的事物突然中斷,難以恢復原狀。眼前的光陰非常寶貴,值得珍惜,回首往事卻找不到痕跡。面對青山,我一會兒倚着枯藤,聽着急促的灘聲。

人已經老了,卻還是客居他鄉。家就在附近,卻仍然無法回去。即使聲音依舊,外貌已不如從前。芳草連綿不斷,隨意地綠着,平靜的水波碧綠,令人傷感。到了愁的時候,只有酒杯顯得寬大,人生道路狹窄,難以舒展。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春天逝去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感慨。詩中,「點檢花枝,風雨外、雪堆瓊矗」描繪了春去後的景象,而「朱絲絃斷,鸞膠難續」則巧妙地比喻了美好事物的不可恢復。後文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進一步抒發了作者的愁思和對人生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對生命和時光的深刻感悟。

段成己

金稷山人,字誠之,號菊軒。段克己弟。哀宗正大間進士,授宜陽主簿。入元不仕。 ► 2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