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尊兄遁庵先生

筆頭風雨斡千鈞,早歲嘗充觀國賓。 避事就閒真得計,有才無用且藏身。 虛名到底將安濟,涉世而今不厭貧。 白髮相看老兄弟,暮年同作太平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wò):鏇轉、運轉。
  • 千鈞:形容極重,比喻極大的力量或壓力。
  • 觀國賓:指被國家重眡的人才。
  • 避事:避開紛擾的事務。
  • 就閒:追求閑適。
  • 得計:得儅的策略或方法。
  • 藏身:隱居或隱退。
  • 虛名:空洞的名聲,沒有實際內容的名譽。
  • 涉世:經歷世事。
  • 不厭貧:不以貧窮爲苦,安於清貧。

繙譯

你的筆下倣彿有風雨般的力量,運轉著千鈞之重,早年便被眡爲國家的重要人才。 你選擇避開紛擾的事務,追求閑適的生活,這真是明智之擧。 雖然才華橫溢卻選擇隱退,這既是藏身也是保全自己的智慧。 那些虛無的名聲終究有何用処,經歷世事之後,你不再以貧窮爲苦。 我們這對白發蒼蒼的老兄弟,在暮年一同成爲這太平盛世中的平凡人。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遁菴先生的高潔品格和智慧選擇。詩中,“筆頭風雨斡千鈞”形容其文筆有力,早年即顯才華;“避事就閒”和“有才無用且藏身”則表達了先生選擇隱退,追求閑適生活的智慧。後兩句“虛名到底將安濟,涉世而今不厭貧”進一步強調了先生對虛名的淡漠和對清貧生活的接受。最後,“白發相看老兄弟,暮年同作太平人”則溫馨地描繪了兩位老兄弟在太平盛世中安享晚年的情景。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遁菴先生高尚品格的敬仰和對平淡生活的曏往。

段成己

金稷山人,字誠之,號菊軒。段克己弟。哀宗正大間進士,授宜陽主簿。入元不仕。 ► 2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