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有題問政丹房雲長松露鶴巢古樹穴蒼鼠喜而作爲五言

問政苦不遠,祗在東南郊。 當年賢太守,詢俗留衡茅。 土融迸稚筍,露冷縣危梢。 凡禽不敢宿,往往雙鶴巢。 我翁勒雄文,每讀泗涕交。 何時坐琳館,清響聞琅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問政:詢問政事,這裏指探訪政事之所。
  • (zhī):僅僅,只是。
  • 衡茅:簡陋的茅屋,這裏指隱居之所。
  • 土融:土壤肥沃。
  • 縣危梢:懸掛的樹梢,形容樹梢高懸。
  • 琳館:美麗的館舍,這裏指仙境或高雅的居所。
  • 琅璈(láng áo):古代的一種樂器,這裏指美妙的音樂。

翻譯

探訪政事之所雖不遙遠,僅在東南郊外。 當年賢明的太守,曾在此隱居詢問民情。 土壤肥沃,嫩筍破土而出,露水冷冷地掛在高懸的樹梢上。 普通的禽鳥不敢在此棲息,而雙鶴卻常在此築巢。 我的父親曾在此刻下雄壯的文章,每每讀來都令人淚流滿面。 何時能坐在那美麗的館舍中,聆聽那清脆悅耳的琅璈之音。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遠離塵囂的隱居之地,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現了其清幽與高潔。詩中「土融迸稚筍,露冷縣危梢」生動地描繪了自然的生機與靜謐,而「凡禽不敢宿,往往雙鶴巢」則突出了此地的超凡脫俗。結尾的「何時坐琳館,清響聞琅璈」表達了對高雅生活的嚮往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隱居生活的讚美和對精神追求的嚮往。

唐桂芳

元明間歙縣人,一名仲,字仲實,號白雲,又號三峯。唐元子。少從洪焱祖學。元至正中,授崇安縣教諭,南雄路學正。以憂歸。朱元璋定徽州,召出仕,辭不就。尋攝紫陽書院山長。卒年七十有三。有《白雲集》等。 ► 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