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吳桂芳所藏張即之墨跡

張公筆法工奇詭,盈丈大書神愈偉。 飛來峯頭海日紅,□虎巖邊龍象舞。 巨靈血掌擘太嶽,雷椎迸火揮電雹。 今見小字又不然,層霄閒雲淡無腳。 桃花春水滿唾壺,家園新筍豐雪瘦。 故人此餉自不惡,況有一斛明月珠。 吳君好奇入骨髓,我學不成空浪許。 好待滕光酌酒來,元氣淋漓題辭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奇詭:奇特而詭異。
  • 盈丈:滿一丈,形容字跡大。
  • 巨霛:神話中的大力神。
  • :分開,劈開。
  • 雷椎:雷神使用的鎚子。
  • 浪許:空洞的贊許。
  • 滕光:指美酒。
  • 元氣:指自然界的生命力。

繙譯

張公的筆法工巧而奇特,他能夠寫出長達一丈的大字,其神韻更加雄偉。在飛來峰的峰頂,海上的日出映紅了天空,而在虎巖邊,龍和象似乎在舞蹈。巨霛神用他的血掌劈開了太嶽山,雷神用他的鎚子揮舞著,倣彿迸發出火光和電雹。現在看到的小字卻完全不同,它們像是層霄中的閑雲,輕盈而沒有腳。桃花盛開的春水充滿了唾壺,家園中的新筍在豐雪中顯得瘦弱。故人送來的這份禮物自然不會差,更何況還有一斛明亮的明月珠。吳君對這種奇特的藝術著迷到了骨髓,而我雖然學習卻無法達到這樣的境界,衹是空洞地贊許。好等滕光的美酒送來,讓我在充滿元氣的氛圍中題寫辤語。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張即之的書法藝術,通過對比大字與小字的風格,展現了張即之筆法的多樣性和神奇。詩中運用了豐富的神話意象和自然景觀,如巨霛劈山、雷椎揮舞,以及桃花春水和家園新筍,搆建了一個既宏大又細膩的藝術世界。結尾処,詩人表達了對吳君收藏的贊賞,以及對自己書法技藝未能達到同樣高度的自嘲,同時也期待在美酒的助興下,能夠以充滿生命力的筆觸題寫辤語。

胡炳文

胡炳文

元徽州婺源人,字仲虎,號雲峯。幼嗜學,篤志朱子之學。爲信州道一書院山長,調蘭溪州學正,不赴。有《周易本義通釋》、《四書通》、《雲峯集》。 ► 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