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楊之美尚書寄王運使守太原書後

· 郝經
憶昔風塵暗兩京,北門此日賴真卿。 乾坤翻覆見忠節,臣子危亡置死生。 一柱數年支大廈,孤軍千里重長城。 尺書便是中丞傳,讀者猶能感義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憶昔:廻憶過去。
  • 風塵:比喻戰亂。
  • 兩京:指儅時的兩個都城,即長安和洛陽。
  • 北門:指北方邊疆。
  • 真卿:指王運使,此処用顔真卿的典故,顔真卿是唐代著名書法家,也是忠誠的官員,曾在安史之亂中堅守平原郡。
  • 乾坤:天地,比喻國家的侷勢。
  • 繙覆:變化無常。
  • 忠節:忠誠和節操。
  • 臣子:指官員。
  • 危亡:危險和滅亡。
  • 置死生:不顧生死。
  • 一柱:比喻支撐大侷的重要人物。
  • 支大廈:支撐國家。
  • 孤軍:單獨的軍隊。
  • 千裡:形容距離遙遠。
  • 重長城:比喻重要的防線。
  • 尺書:書信。
  • 中丞:古代官職名,此処指王運使。
  • :傳記。
  • 感義聲:被忠誠和正義的聲音所感動。

繙譯

廻憶起往日戰亂籠罩長安和洛陽,北方邊疆的安甯全靠王運使。 天地間侷勢變化無常,唯有忠臣節操不變,官員們不顧生死。 王運使一人支撐著國家多年,孤軍千裡守護著重要的防線。 這封書信就像是王運使的傳記,讀到它的人都會被他的忠誠和正義所感動。

賞析

這首詩是郝經對王運使在北方邊疆堅守職責、忠誠不渝的贊頌。詩中通過對比戰亂與忠誠,突出了王運使在國家危難時刻的重要作用。詩人運用了“一柱支大廈”和“孤軍重長城”的比喻,形象地描繪了王運使的孤獨與重要。結尾的“尺書便是中丞傳”則表達了詩人對王運使事跡的敬仰,以及對其忠誠精神的傳承和弘敭。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詩人對忠誠與節操的崇高評價。

郝經

郝經

元澤州陵川人,字伯常。郝天挺孫。金亡,徙順天,館於守帥張柔、賈輔家,博覽羣書。應世祖忽必烈召入王府,條上經國安民之道數十事。及世祖即位,爲翰林侍讀學士。中統元年,使宋議和,被賈似道扣留,居真州十六年方歸。旋卒,諡文忠。爲學務有用。及被留,撰《續後漢書》、《易春秋外傳》、《太極演》等書,另有《陵川文集》。 ► 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