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奩八詠黛眉顰色

金盆瀲灩匆浮脂,鬢髮如雲試沐時。 雪壞石苔梳翠線,波明池柳蘸青絲。 頻添沉水心思懶,未盡蘭膏手握遲。 卻把羅巾拭餘潤,愛他紅日上花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香奩八詠:香奩,古代女子梳妝用的匣子,這裏指與女子梳妝相關的詩作。八詠,指一組八首的詩。
  • 黛眉顰色:黛眉,用青黑色的顏料畫的眉毛。顰色,皺眉的樣子。
  • 金盆瀲灩:金盆,金屬製成的盆。瀲灩,形容水波盪漾的樣子。
  • 鬢髮如雲:鬢髮,臉頰兩側的頭髮。如雲,形容頭髮濃密如雲。
  • 雪壞石苔:雪壞,像雪一樣潔白。石苔,生長在石頭上的苔蘚。
  • 波明池柳:波明,水波明亮。池柳,池邊的柳樹。
  • 沉水心:沉水,沉香,一種香料。心,心思。
  • 蘭膏:蘭花製成的香膏,用於塗抹頭髮或身體。
  • 羅巾:絲織的手帕。
  • 餘潤:餘,剩餘。潤,溼潤。

翻譯

在金盆中,水波盪漾,彷彿浮着一層油脂,當她嘗試沐浴時,鬢髮濃密如雲。 像雪一樣潔白的石苔上,梳子梳理出翠綠的線條,池邊的柳樹在明亮的水波中輕輕蘸着青絲。 她頻頻添加沉香,心思卻顯得懶散,未曾用盡蘭花膏,手握着梳子遲遲未動。 她用羅巾輕輕擦拭着剩餘的溼潤,喜愛那紅日升起,照在花枝上。

賞析

這首作品細膩地描繪了女子梳妝的情景,通過「金盆瀲灩」、「鬢髮如雲」等意象,展現了女子梳妝時的優雅與美麗。詩中「雪壞石苔梳翠線,波明池柳蘸青絲」巧妙地運用了對仗和比喻,增強了語言的韻律美和形象感。後兩句「頻添沉水心思懶,未盡蘭膏手握遲」則透露出女子內心的慵懶與閒適,最後以「愛他紅日上花枝」作結,不僅畫面感強烈,也表達了女子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享受。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元代詩人淩云翰對女性美的細膩觀察和深刻理解。

淩云翰

元明間浙江仁和人,字彥翀。博覽羣籍,通經史,工詩。元至正間舉人。洪武初以薦,授成都府學教授。後坐事謫南荒。有《柘軒集》。 ► 8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