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覺性:指人的本性或本心。
- 具足:完全具備,無缺。
- 天真:本性純真,未經世俗污染的狀態。
- 浮生:指人生,含有短暫和虛幻的意味。
- 瞞:欺騙,矇蔽。
- 並月空花:比喻虛幻不實的事物。
- 繚亂:紛亂,混亂。
- 八識:佛教術語,指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
- 六根:佛教術語,指眼、耳、鼻、舌、身、意六種感官。
- 豁然:突然明白,恍然大悟的樣子。
- 吾道:我的道路或我的信仰。
- 一貫:始終如一,不變的原則。
翻譯
覺悟的本性從來都是完備無缺的,天生的本性也是純真無瑕。人生中,我們常常被自己的眼睛所欺騙,看到的不過是虛幻的月亮和空洞的花朵,紛亂不堪。
八識是從何處產生的,六根又是由誰決定的?一旦打破這個疑惑的迷團,我的道路就變得清晰明瞭,我的信仰始終如一。
賞析
這首作品深刻探討了人的本性和外在世界的虛幻。通過對比「覺性」與「浮生」,表達了作者對於真實與虛幻的深刻認識。詩中「並月空花」形象地描繪了世間萬物的虛幻性,而「豁然打破這疑團」則展現了作者對於真理的追求和領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元代詩歌的哲理性和審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