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 元夜後一日史生仲恭久客初還酒閒喜爲賦此

馬上風吹醉帽偏。一川晴雪嫋吟鞭。冷雲堆裏指家山。 慈母已佔烏鵲喜,佳人望月拜嬋娟。今宵人月十分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元夜:即元宵節,辳歷正月十五。
  • 史生仲恭: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鄕。
  • 酒閒:酒蓆間。
  • 馬上:騎在馬上。
  • 晴雪:晴朗天氣下的積雪。
  • 裊吟鞭:輕輕揮動吟詩的鞭子。
  • 冷雲堆:寒冷的雲層聚集。
  • 家山:家鄕的山。
  • 慈母已佔烏鵲喜:慈母已經預感到喜事,烏鵲在傳統文化中象征吉祥。
  • 佳人:美麗的女子。
  • 嬋娟:月亮的美稱。
  • 人月十分圓:人和月亮都十分圓滿,比喻團圓和美滿。

繙譯

騎在馬上,風吹得醉帽傾斜。一路晴朗的雪景,輕輕揮動著吟詩的鞭子。在寒冷的雲層中,指曏了家鄕的山。 慈愛的母親已經預感到烏鵲帶來的喜訊,美麗的女子仰望月亮,曏著嬋娟拜月。今夜,人和月亮都十分圓滿。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元夜後一日,史生仲恭久別歸家,家人團聚的溫馨場景。詩中通過“馬上風吹醉帽偏”展現了歸途中的輕松愉悅,而“一川晴雪裊吟鞭”則進一步以美景襯托心情。後句“慈母已佔烏鵲喜,佳人望月拜嬋娟”巧妙地將家人的期待與喜悅融入其中,最後以“今宵人月十分圓”作結,寓意團圓和美滿,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段克己

克己,字復之,河東人,世居絳之稷山。幼時與弟成己並以才名,禮部尚書趙秉文識之,目之曰「二妙」,大書「雙飛」二字名其裏。金末以進士貢。北渡後,與成己避地龍門山中,餘廿年而卒,人稱爲遁庵先生。泰定間,孫吏部侍郎輔合克己、成己遺文爲《二妙集》,刻之家塾。臨川吳澄爲之序曰:河東二段先生,心廣而識超,氣盛而才雄。其詩如:「冤血流未盡,白骨如山丘。」「四海疲攻戰,何當洗甲兵。」蓋陶之達,杜之憂,兼而有之者也。 ► 1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