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趙虛一還金陵書虞翰林詩後

詞臣通籍侍金閨,天語從容問舊蹊。 雲外山高龍虎踞,人間鬆老鳳凰棲。 翰林擬詔當紅藥,道士疏封出紫泥。 更賜金錢祠泰畤,寥陽前殿麗璇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詞臣:指文學侍從之臣,如翰林等。
  • 通籍:指初次做官,名字登記在宮廷的門籍上,可以進出宮門。
  • 金閨:指宮中的金馬門,是學士待詔的地方。
  • 天語:指皇帝的話語。
  • 舊蹊:舊路,比喻過去的經歷。
  • 龍虎踞:形容地勢雄偉險要,常指帝都。
  • 翰林擬詔:指翰林學士起草詔書。
  • 紅葯:指紅芍葯花,這裡可能指翰林院中的植物。
  • 道士疏封:指道士的封號或文書。
  • 紫泥:古代用以封印的紫色泥土,這裡指詔書。
  • 泰畤:古代祭天神的祭罈。
  • 寥陽:指天空,這裡可能指宮殿的高遠。
  • 璿題:指華美的匾額。

繙譯

文學侍從之臣初次做官,名字登記在宮廷的門籍上,可以進出宮門,皇帝的話語從容地詢問他過去的經歷。雲外的山峰高聳,地勢雄偉險要,如同龍虎磐踞,人間的老松樹上,鳳凰棲息。翰林學士起草詔書,儅紅芍葯花盛開時,道士的封號或文書從紫泥中取出。皇帝還賜予金錢用於祭天神的祭罈,高遠的宮殿前殿上懸掛著華美的匾額。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文學侍從之臣在宮廷中的榮耀與忙碌,以及宮廷的莊嚴與華麗。詩中通過“詞臣通籍侍金閨”和“天語從容問舊蹊”展現了詞臣的地位和皇帝的關懷。後兩句以“雲外山高龍虎踞”和“人間松老鳳凰棲”形象地描繪了宮廷的雄偉與神聖。最後幾句則通過“翰林擬詔儅紅葯”和“道士疏封出紫泥”等細節,展現了宮廷中的文事與儀式,以及皇帝的慷慨與尊貴。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宮廷生活的贊美與曏往。

柯九思

元台州臨海人,字敬仲,號丹丘生。依附懷王圖帖睦爾(文宗)。文宗即位,授典瑞院都事,遷奎章閣鑑書博士。文宗死,流寓江南。博學能文,善楷書,工畫墨竹,能以書法爲之。又善鑑識鼎彝古器。 ► 2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