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庵詩爲德清知縣陳彥榮賦

闢戶爲乾闔戶坤,由來靜者動之根。 宇安泰定天光發,膚達黃中地道尊。 謾說吉祥惟止止,須知成性本存存。 治心治事誰能此,獨有希夷後世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辟戶:打開門戶。
  • :《易經》中的卦名,代表天。
  • 闔戶:關閉門戶。
  • :《易經》中的卦名,代表地。
  • 宇安:宇宙安甯。
  • 泰定:安定,穩固。
  • 天光:天上的光明,比喻天道或天理。
  • 膚達:肌膚通達,比喻身心通達。
  • 黃中:指中央,中心。
  • 地道:大地的法則。
  • 止止:停止,靜止。
  • 成性:本性,天性。
  • 存存:存在,保持。
  • 治心:脩養心性。
  • 治事:処理事務。
  • 希夷:虛無寂靜,不可見不可說,指道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 後世孫:後代子孫。

繙譯

打開門戶是天,關閉門戶是地,靜止是運動的本源。 宇宙安甯穩固,天道自然顯現,身心通達於中央,大地法則尊崇。 不要衹是說吉祥就是靜止,要知道本性原本就存在。 脩養心性和処理事務,誰能做到這一點?衹有那些追求虛無寂靜的後代子孫。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易經》中的乾坤概唸,闡述了靜與動的哲學關系,強調靜止是運動的基礎。詩中運用了宇宙、天道、地法等宏大的意象,表達了對於內心脩養和事務処理的深刻理解。最後,詩人以追求道家最高境界的後代子孫自比,展現了對於精神追求的執著和崇高理想。

淩云翰

元明間浙江仁和人,字彥翀。博覽羣籍,通經史,工詩。元至正間舉人。洪武初以薦,授成都府學教授。後坐事謫南荒。有《柘軒集》。 ► 8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