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歲後園秋色四首雞冠
窞池蓮蒲短,久旱餘淺淤。
牆隈積餘埃,玉鳳秋不翥。
野蓼根莖堅,幸得侵沮洳。
節葉瘦且赤,蘼蕪交翠箸。
細蕊亦鮮潔,粉米糅丹素。
獨窣嫋輕穗,離披滴清露。
水花澹晚色,幽窅足真趣。
忽憶過夢澤,千里渺煙樹。
蘆花與蓼花,露錦蕩雪絮。
深入芙蕖藪,遠映蒹葭渡。
舉鞭問飛鴻,駐馬嚼佳句。
乃今四壁中,浩渺隔煙霧。
日斜對幽叢,聊以慰遲暮。
大似辛苦蟲,無復風標鷺。
來因援沈溺,底事極幽錮。
屢上刳腸書,無地瀝血訴。
嗟嗟好花草,焉用生此處。
祇因爲詩人,故故獨不去。
嘗膽如啖蔗,食蓼猶鱔御。
仰首但有天,志節久愈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窞池(dàn chí):深池。
- 玉鳳:比喻美麗的鳥。
- 翥(zhù):飛翔。
- 沮洳(jù rù):低溼之地。
- 蘼蕪(mí wú):一種草本植物。
- 糅(róu):混合。
- 窣(sū):突然出現。
- 離披:分散,散開。
- 幽窅(yǎo):幽深。
- 芙蕖(fú qú):荷花。
- 蒹葭(jiān jiā):蘆葦。
- 刳腸(kū cháng):剖開腸子,比喻極盡心思。
- 瀝血:滴血,比喻極力表達。
翻譯
深池中的蓮蒲短小,久旱之後只剩下淺淺的淤泥。 牆角堆積着塵埃,美麗的鳥兒秋天不再飛翔。 野蓼的根莖堅硬,幸好能在低溼之地生長。 它的節葉瘦且紅,與蘼蕪交錯如翠綠的筷子。 細小的花蕊也新鮮潔淨,粉米般的顏色混合着丹紅與素白。 獨自飄揚的輕盈穗子,散開時滴着清晨的露水。 水中的花兒在晚色中顯得淡雅,幽深之處充滿了真正的趣味。 忽然想起曾經經過夢澤,千里之外的煙樹渺茫。 蘆花與蓼花,露水如錦,飄蕩着雪花般的絮。 深入荷花叢中,遠遠映照着蘆葦渡口。 舉起鞭子問飛鴻,駐馬品味着佳句。 而今在這四面牆壁之中,浩渺的煙霧隔絕了一切。 日斜時分對着幽深的草叢,只能以此慰藉晚年的遲暮。 我像辛苦的蟲子,不再有風標般的鷺鳥的風采。 因爲援救沉溺之人而來,爲何現在卻極度幽閉。 多次上書剖白心跡,卻無處滴血訴說。 唉,這些美好的花草,爲何要生長在這樣的地方。 只因爲我是詩人,所以獨自留在這裏。 嘗膽如同吃甘蔗,吃蓼草如同御用之物。 仰首隻有天空,志節卻愈發顯著。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後園秋色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刻畫,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深刻感悟。詩中,「窞池蓮蒲」、「牆隈積餘埃」等句,展現了後園的荒涼與蕭條,而「野蓼根莖堅」、「細蕊亦鮮潔」則體現了生命的頑強與美好。詩人在描繪自然景色的同時,也寄寓了自己的情感與志向,如「舉鞭問飛鴻,駐馬嚼佳句」展現了詩人的豪情與才情,「嗟嗟好花草,焉用生此處」則流露出對現實的不滿與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人生的獨特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