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媒

· 郝經
雲衢眇飛鴻,往來解隨陽。 序當夜有所,次進朝有行。 瀚海天山西,卵育歲爲常。 八月秋風高,雍雍共南翔。 水國足汀洲,江湖多稻粱。 晻靄帶殘蘆,老岸青草長。 哀鳴洞庭月,亂點瀟湘霜。 太和開冰天,北去頏穹蒼。 信禽法天運,斷不爲炎涼。 偶爲篝燈誤,縛足離江鄉。 飲啄養爲媒,朋儔總相忘。 嗷嗷解愁人,乃反無愁腸。 弋人見冥鴻,矰繳潛施張。 置媒使號呼,投網來搶攘。 奄忽一舉盡,羽毛皆摧戕。 厭然束縛去,又向雲間望。 嗟嗟罔民徒,詭計不可防。 被獲反爲用,竭力如鬼倀。 有信復無智,終自爲身殃。 誤己更誤人,不悟真可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雲衢(yún qú):雲中的道路。
  • (miǎo):遠望。
  • 隨陽:指雁隨季節變化而遷徙。
  • 序儅:按照順序。
  • 瀚海:古代對北方邊遠地區的泛稱。
  • 天山:位於新疆的山脈。
  • 雍雍:和諧的樣子。
  • 晻靄(ǎn ǎi):昏暗的樣子。
  • 頏穹蒼(háng qióng cāng):飛曏蒼穹。
  • 矰繳(zēng zhuó):古代用來射鳥的帶繩的箭。
  • 搶攘(qiǎng rǎng):混亂的樣子。
  • 奄忽(yǎn hū):突然。
  • 摧戕(cuī qiāng):摧殘。
  • 罔民:欺騙民衆。
  • 倀(chāng):指被鬼迷惑的人。

繙譯

雲中的道路遠望飛鴻,它們往來遷徙,隨著季節變化,夜晚有序地休息,早晨有序地前行。在瀚海和天山以西,雁群每年都會在那裡繁殖。八月的鞦風高漲,和諧的雁群一同南飛。水域充足,汀洲遍佈,江湖間稻粱豐富。昏暗的天空帶著殘破的蘆葦,老岸邊青草茂盛。在洞庭湖的月光下哀鳴,在瀟湘的霜中亂點。太和年間冰天雪地,北去飛曏蒼穹。信禽遵循天命,絕不因氣候變化而改變。偶爾被篝燈誤引,被束縛離開江鄕。被喂養作爲媒介,同伴們漸漸相忘。哀鳴聲能解人心愁,卻反而無愁腸。獵人見到冥鴻,暗中施放箭矢。設置媒介使雁群呼喚,投網來捕捉。突然一擧捕盡,羽毛都被摧殘。被束縛後,又曏雲間望去。唉,欺騙民衆的詭計,無法防範。被捕反而被利用,像被鬼迷惑一樣竭力。有信卻無智,最終自食其果。誤了自己更誤了他人,不醒悟真是可悲!

賞析

這首作品以雁爲媒,寓意深遠。通過描繪雁的遷徙、生活和遭遇,反映了人世間的欺詐與無奈。詩中,“信禽法天運,斷不爲炎涼”一句,既贊頌了雁的忠誠與堅靭,也暗含了對人世無常的感慨。後文通過雁被捕的遭遇,警示人們要警惕世間的詭計與陷阱,躰現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洞察與批判。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佳作。

郝經

郝經

元澤州陵川人,字伯常。郝天挺孫。金亡,徙順天,館於守帥張柔、賈輔家,博覽羣書。應世祖忽必烈召入王府,條上經國安民之道數十事。及世祖即位,爲翰林侍讀學士。中統元年,使宋議和,被賈似道扣留,居真州十六年方歸。旋卒,諡文忠。爲學務有用。及被留,撰《續後漢書》、《易春秋外傳》、《太極演》等書,另有《陵川文集》。 ► 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