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古上元學士
註釋
- 麟死九鼎淪:麟,古代傳說中的神獸,象徵着吉祥;九鼎,古代國家的重器,象徵着政權。這裏指政權崩潰,國家衰敗。
- 糠秕餘:糠秕,穀物的皮殼,比喻無用之物;餘,剩餘。
- 哇淫:指淫亂的聲音或音樂。
- 金源:指金朝。
- 濫觴:原指江河發源處水很小,僅可浮起酒杯,比喻事物的起源、開始。
- 土梗:土製的偶像,比喻無用之物。
- 騫騰:高飛,比喻迅速崛起。
- 六藝:古代指禮、樂、射、御、書、數六種技能。
- 鬥飣:古代的一種烹飪方法,比喻技藝高超。
- 天門黃金榜:指科舉考試中的金榜題名。
- 盼瞠:瞪大眼睛看,形容驚訝。
- 元化:指自然的演變。
- 遼夐:遼闊遙遠。
- 絲綸:古代指帝王詔書。
- 訓誥:古代帝王的命令或文告。
- 造化柄:掌握自然變化的能力。
- 蹭蹬:遭遇挫折。
- 閒閒公:指閒適自在的人。
- 亹亹:形容水流不息,比喻言辭或文章連綿不斷。
- 金聲鏗:金屬撞擊的聲音,比喻聲音響亮。
- 銀鉤硬:比喻書法筆力遒勁。
- 嶷崿:山峯高聳。
-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古代認爲是構成萬物的基本要素。
- 麗天:美麗的天空。
- 翰府:翰林院,古代負責編纂國史和起草詔令的機構。
- 蹊徑:小路,比喻新的途徑或方法。
- 搏拊:拍打。
- 雅鄭:雅樂和鄭聲,分別指古代的正統音樂和民間音樂。
- 三閭:指屈原,因其曾任三閭大夫。
- 劉伶:西晉文學家,以飲酒聞名。
- 懸磬:形容空無一物。
- 欬謦:咳嗽聲,比喻聲音。
- 夸毗子:指誇誇其談的人。
- 捆摭:收集整理。
- 訾評:批評,非議。
- 作噩:指不幸的事。
- 照乘:指明亮的車輛,比喻光明。
- 蔀屋:指簡陋的房屋。
- 蟠亙:連綿不斷。
- 窮閻:指貧窮的街巷。
- 墮甑:比喻已經失去的事物不再留戀。
- 貧窶:貧窮。
- 溟渤:指大海。
- 龜鏡:比喻可供借鑑的往事。
- 搖搖:形容不穩定。
- 緬思:遙想。
- 䒌靘:指深青色。
- 晟:光明。
翻譯
神獸麟死,九鼎淪陷,萬世之間孔孟之道不復存在。文字如同穀物的皮殼,剩餘無用,但仍支撐着不絕的聖賢之道。在大觀末年,天王開始失去政權。中庸之聲被淫亂之音所取代,我們的道統何以競爭?金朝從東北興起,一掃河海的污濁。此時的文學正處於起源階段,幾乎被無用之物所淹沒。吳楚之地被割讓,瘡痍滿目,僅能勉強維持生命。伊洛之地迅速崛起,朱張等人立於朝廷。他們弘揚六藝之學,使之與日月同輝。中原有奇才,其詞賦技藝高超。天門黃金榜上,赫赫有名,動搖萬民。君臣因此得志,父子師徒因此得令。有人談論詩文,環視四周,驚訝不已。誰能想到自然的精妙,不隨昏暗而消失。蔡黨發起改革,高步邁出遼闊遙遠之地。墨跡深入天壤,筆觸掃過風雷。帝王的詔書和命令,如同絲綸般細膩,王言如同玉石般晶瑩。諸公相繼崛起,掌握自然變化的能力。黃山與黃華,雙鳳遭遇挫折。清風玉樹鳴響,千古一輝映。有如閒適自在的人,光彩如同璧月常在。雲煙恣意揮灑,乾坤快意歌詠。金聲鏗鏘,銀鉤遒勁。楊馮李雷麻,山峯高聳,相互呼應。五行連結美麗的天空,四海望而敬仰。遺山老者偉大,青雲激發高昂的興致。文林剷除荊棘,翰府開闢新徑。秋空玉琴張開,搏拊分雅鄭。三閭一曲歌,喚醒沉睡的劉伶。哀哀汴蔡滅亡,六合空無一物。此老獨巍然,聲價驚人。振袖凌孤霞,珠璧飛聲。人宗一代文,天賦百年盛。衆多誇誇其談的人,收集整理批評。自以爲人勝天,豈知天已定。行行野史成,共爲天下慶。不幸的建子月,投我以光明。簡陋的房屋驚見鬥,寒焰連綿不斷。我生已晚,未能拜見先正。窮巷一束書,十年成墮甑。學問若有所歸,貧窮何足病。如今得以見大海,問津有龜鏡。帶我登龍門,救我出虎阱。風中旌旗搖搖,從此有所依靠。遙想先世恩澤,至今果無止境。嗚呼世道已失,欲語淚先流。何時倒銀漢,與世開深青。昂首冠三山,俯瞰旭日光明。陸海開闢文源,生民共同涵泳。
賞析
這首詩深刻反映了元代社會的動盪與文化的復興。詩人通過對歷史變遷的回顧,表達了對傳統文化衰落的憂慮和對新文化復興的期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歷史典故和象徵手法,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對時代變遷的敏銳洞察。通過對「麟死九鼎淪」等意象的描繪,詩人傳達了對國家命運的關切;而「文林剗荊棘,翰府開蹊徑」等句,則體現了對文化創新的追求。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既是對過去的反思,也是對未來的展望,展現了詩人對文化傳承與發展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