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隱圖

漁者雖多屢數難,磻溪彷佛到嚴灘。 東都名教西周業,不枉人間把釣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磻溪:[pán xī],地名,位於今陝西省寶雞市東南,相傳是姜太公釣魚的地方。
  • 彷佛:[fǎng fú],似乎,好像。
  • 嚴灘:地名,位於今浙江省桐廬縣南,相傳是嚴子陵隱居垂釣的地方。
  • 東都:指洛陽,東漢時期的都城。
  • 名教:指儒家學說及其道德規範。
  • 西周業:指西周時期的政治和文化成就。

翻譯

漁者雖多,但能數得上的卻難,磻溪的景象似乎到了嚴灘。 東都的儒家文化,西周的輝煌成就,不枉費人間拿起釣竿的時光。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漁者生活的描繪,隱喻了作者對高尚品德和遠大理想的追求。詩中「磻溪彷佛到嚴灘」一句,既表達了對古代賢人隱居生活的嚮往,也體現了對歷史文化的尊重。後兩句則直接讚美了東都的儒家文化和西周的政治成就,認爲這些是值得人們去追求和學習的。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理想生活的嚮往和對傳統文化的敬仰。

淩云翰

元明間浙江仁和人,字彥翀。博覽羣籍,通經史,工詩。元至正間舉人。洪武初以薦,授成都府學教授。後坐事謫南荒。有《柘軒集》。 ► 808篇诗文